第二趟回来,守在门口的人更多了,院子里摆着的那些东西都卖了个精光。
一麻袋一麻袋铜钱摆在院子里,李金村长负责记,李大狗和李二狗两兄弟负责算钱,魏宿就在后面算一麻袋的钱,数到某个数之后就绑好口,继续往另一个装。
“铃儿来了,咱们快点帮忙卸车。”
转眼间车子里的东西又被卸了下来。
“铃儿,有这好事你怎么提前不透露消息啊?这样我就能帮我几个弟弟定一些了。”冯大娘把颜铃儿拉到角落。
村里几位大娘把她堵到了角落。
“听说这些农具只有一百个,你是按照咱们村干农活的数额来的?咱们村干活的可没这么少,而且谁家不得多备几个替换着用啊。”
“就是说啊,我邻村的几个朋友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有好处了一定惦记着她们,你说这买农具的事情怎么能不跟她们说呢,毕竟咱们村人买比外村人买便宜好多呢。”
“铃儿,这农具还能弄到吗?”
几个大娘七嘴八舌地问着,颜铃儿哭笑不得,村子里就这么几十户人,她觉得一百个够了,倒是没想到替换这件事,更没想到村里人还会给其他村子里的人带东西。
“其他村子不是会收铁吗?”颜铃儿问。
“藏起来不就行了。”
“对啊,大伙都是藏起来的,而且这东西也不贵啊,大伙都想要镰刀,又能割草又能防身。”
“对,我也准备送我邻村几个姐妹镰刀,实用。”
几个大娘已经开始规划东西送给谁了。
“那我再问问,看看能不能多弄些镰刀来,几位大娘再帮我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其他需要的东西,列个表出来,我好跟那边的朋友说。”
“还是铃儿好说话,有求必应。”
“不愧是咱们村的好媳妇。”
“有你这样的媳妇,楚家祖上烧高香了。”
两车东西很快就被村里的人卖了个精光,最后剩下的就是一院子满满的麻袋,和一张表格。
上面有十几种农具,数量最多的是镰刀,要五百个,最少的是铁犁,五十五个,说是犁地的时候用,坏了还能相互借着用,不需要太多。
有些农具颜铃儿见过,有些她听都没听过,更不知道长什么样子,只能到时候问一问刘氏兄弟,看看他们知不知道。
留了一贯钱给村长,颜铃儿把麻袋的铜钱搬到了马车上,一马车还拉不走,拉了好几趟才拉完。
回到家
里的时候刚好傍晚,夕阳下一麻袋一麻袋的铜钱堆在墙角,怎么看怎么怪,好像是一个小铜钱山。
“明天我去钱庄把钱都换成银子,然后再找周厉,和那个冯威签好买卖契约。”魏宿说道,这些钱远超五百两,他就知道她能做到。
“嗯,辛苦你了。”颜铃儿活动了下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