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刘月娥突然提起刘小正的病情。
一说道儿子的病情,刘山河整个人顿时蒙上一层阴霾,“我也想请赵大夫瞧,但十里村不像渔沟村离镇上近,云和堂排队的人又多,即使提前一晚上过去排队,也总是轮不上。”
“找赵大夫看病这门难?”楚玉虽见过云和堂前排的长队,但不知道提前一晚上排队都排不上这件事。
她恳求的看向白承业,小声的叫了一声:“夫君。”
白承业自然知道自家娘子要说什么,放下筷子开口道:“我与云和堂赵大夫有几分交情,舅舅若是不嫌麻烦,明日下午我正要去趟云和堂。”
“姑爷,你是说明日下午你能让赵大夫给小正瞧瞧病?”刘月娥惊喜的说道。
“不错。”白承业回道。
“大哥你听,小正的病有希望了!”
刘山河做梦没想到,来一趟妹妹家,会有如此大的收获。
他此刻看向白承业的目光何止是一个满意!
次日,太阳将将露头,东方才染上一丝红霞,楚大石就匆匆赶回家接媳妇和儿子去了。
楚大石和大舅子约过了午饭时间在云和堂门口碰头,刘月娥想想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卖花生,思虑再三决定跟着一块去。
因为昨日拉花生的时候,楚大石就和曾德华约好第二天拉他一家去镇上的事情,所以他们不需要去村口等车,一家人直接在家门口坐上了牛车前往镇上。
到了镇子口,他们兵分两路,楚玉和白承业拿着一小袋花生,乘马车去县城衙门前备案契约。
楚大石和刘月娥按着女儿说的地方过去摆摊,这次她们做足了准备,不但专门买了把秤,还带了许多油纸袋子盛花生。
“夫君,你说爹娘能看住摊子吗?”想到生意火爆,父母手忙脚乱的样子,楚玉不由发出笑声。
“爹和娘比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都多,我们能看顾住摊子,爹娘如何不能。”
榆柳镇北市的早市之上。
楚大石和刘月娥在街中心的位置,找到了女儿口中那个卖小吃,面相慈祥的老婆婆。
“婆婆,我们是昨日那对小夫妻的爹娘,她说您给她占了位置是不?”刘月娥上前和老婆婆攀谈。
“卖花生小娘子的爹娘?”老婆婆朝他们身后张望,“昨日的小娘子咋不来了?”
她说着把旁边占位置的东西挪开,“上人了,先把摊子摆好吧。”
刘月娥环顾人来人往的早市,立马让丈夫把板车推到摊位上摆好。
“我那姑爷说要去县城衙门签什么备案契约,刚才直接坐马车去了县城。”刘月娥也不是太懂,如实说道。
老婆婆从年轻时就在早市上摆摊,摊子上好几样小吃就是在衙门备过案,所以一下就明白了刘月娥说的是什么。
“应该的,应该的。早点去衙门,省得有心人研制出了制作法子,抢了这个赚钱的门路。”
老婆婆话音刚落,便有人走到了板车前面。
“这里面装的是按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