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矩看着张平,眼中满是期许:“张平,此次驻守东阳城,责任重大,你可有信心?”
张平单膝跪地,坚定地回应:“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李矩看着刘正轩,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轩,乐安郡虽艰难,但我相信你定能有所作为。若有需要,我定会全力支持你。”刘正轩感激地看着李矩:“岳父放心,我不会让您和朝廷失望。”刘正轩心里暗自窃喜,在别人眼中的盐碱地,在他眼中那可是宝地,没想到司马睿那皇帝让他驻守乐安郡,真是求之不得。
领命后的张平,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他从大军里挑选出一批身经百战、忠诚度极高的士兵,这些士兵跟随他南征北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张平将他们召集起来,进行战前动员:“弟兄们,朝廷信任咱们,把东阳城交给我们守护。那是咱们用鲜血打下来的地方,如今需要我们去稳固它、建设它。咱们一定要让东阳城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士兵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愿效死力。
几日后,张平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东阳城进发。
刘正轩深知,若要在乐安郡站稳脚跟且大展宏图,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及建设造船厂乃是关键所在。于是,他于营帐内奋笔疾书,撰写招兵布告。“为保境安民,抵御外敌,今特广招有志之士入伍……”布告上的每一个字,皆饱含着他的期望与决心。
写好布告后,刘正轩叫来麾下得力助手,吩咐道:“务必将这些布告张贴至乐安郡的各个角落,让每一位热血男儿皆能知晓我们的招募之事。”
安排妥当后,刘正轩带着来福、李在林和一队镖师,踏上了对乐安郡的深入考察之旅。乐安郡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核心区域。黄河奔腾至此,携带的大量泥沙不断堆积,塑造出广袤无垠、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貌。
这里土壤极为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与腐殖质,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天然优质的培养基。同时,丰富的河流水系交织纵横,除了黄河这一母亲河带来充沛的水源,还有众多支流与湖泊星罗棋布。不仅为灌溉提供了便利,还促进了水上交通与贸易。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貌条件,为乐安郡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袤的平原上,稻麦摇曳,蔬果飘香,使其成为历代重要的粮食产区。
听闻乐安郡有盐田,刘正轩率先决定前往一探究竟。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一片广阔的盐田。只见一块块盐池整齐排列,于阳光照耀下,泛着晶莹的白色光芒。
刘正轩走近盐池,仔细观察着盐的结晶过程,不时向身旁的盐工询问:“这盐田的产量如何?平日里销路可好?”盐工们纷纷热情作答,介绍着盐田的状况。
刘正轩思索片刻后对盐工们说道:“各位辛苦,我观这盐田大有可为。往后我会设法拓宽销路,让大家的日子愈发美好。”盐工们听后,对这位新到的龙骧将军充满了期待。
一行人接着来到海边,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悦耳之声。刘正轩望着辽阔的大海,心中满是对未来水师的憧憬。不远处,一群渔民正在整理渔具。来福见状,快步上前,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我们龙骧将军刘正轩来看望大家啦!”
渔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好奇地打量着这群人。来福继续说道:“咱们将军刚从后赵士兵手中夺回乐安郡,朝廷特意封赏他驻守此地。将军为人亲民可靠,一心为咱们百姓着想。”
刘正轩走上前,拱手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此次前来,一是想瞧瞧大家的生活状况,二是想跟大家收购海带。我们发现海带用途广泛,既能熬胶用于造船,又能给士兵们改善伙食。”说着,刘正轩从怀中掏出一张100两的银票,递给一位年长的渔民代表,“这是定金,烦请各位乡亲多收集些海带,后续我们还会按市价收购。”
渔民们看着银票,脸上露出惊喜与感激的神情。一位年长的渔民说道:“将军有心了,我们定会全力支持。”
刘正轩趁机打听:“各位老哥,这乐安郡可有造船的高手?我们正筹备建造船厂,急需能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