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边摆放着刘易斯轻机枪,其机械瞄具清晰可见。刘正轩拿起机枪,向众人介绍:“这刘易斯轻机枪的瞄准器由准星和照门组成。准星是枪管前端的柱状部件,照门在机匣后部,是缺口式的。通过调整照门,咱们能根据目标距离和风偏等因素,校准射击方向。”说着,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像这样,调整照门高度,就能适应不同远近的目标。”
刘正轩先扛起这凝聚着无数心血的刘易斯轻机枪,稳稳地架设在临时搭建的射击台上。他一边熟练地装上弹盘,一边向大家讲解射击要点:“这枪后坐力相对较大,但只要掌握好姿势,控制起来并不难。大家看,像这样稳住枪身,通过瞄准器瞄准目标,然后扣动扳机。”
叶云峰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依照刘正轩教的姿势,端起机枪。他略显紧张地扣动扳机,“哒哒哒”,子弹射出,虽然射击的节奏有些凌乱,但也准确地击中了靶标。他兴奋地大喊:“这感觉太棒了!”
其他镖师们也纷纷上前,轮流试射。每个人试射后,都对这把刘易斯轻机枪赞不绝口。
此时,杨云清道长走上前,说道:“将军,让我们师徒也试试吧,毕竟这子弹也是我们参与研制的,看看实际效果如何。”
刘正轩点头微笑:“好啊,道长,这可是你们的心血之作,理应一试。”
杨云清道长的徒弟吴海阳,眼中满是期待,接过机枪。他先仔细观察了一下瞄准器,按照刘正轩刚才讲解的方法,调整好照门。然后,他深吸一口气,稳稳地端起机枪,扣动扳机。“哒哒哒”,子弹喷射而出,精准地命中了靶标。吴海阳兴奋地说:“师傅,您看,咱们研制的子弹和这机枪配合得真好!”
杨云清道长笑着点点头,接过机枪,也进行了一次试射。射击完毕,他感慨道:“这两个月的日夜钻研,果然没有白费。这机枪的性能稳定,咱们的子弹也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试射一轮后,刘正轩并未满足于简单的射击展示。他深知,对于一款武器来说,精准测算射程至关重要。于是,他命人在远处不同距离设置了多个醒目的标识物,从几百米到上千米,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
刘正轩再次端起刘易斯轻机枪,调整好射击角度,稳稳地扣动扳机。子弹呼啸而出,朝着远方飞去。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子弹的落点,根据落点与标识物的位置关系,开始仔细测算射程。
经过多次不同角度、不同射击方式的试射,刘正轩认真记录下每一次的数据。他一边记录,一边向身边的人解释:“这射程不仅取决于枪的性能,还与子弹的质量、射击角度以及风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要多测试几次,找到这把枪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射程范围。”
经过一番紧张的测算,刘正轩终于得出了初步结论。他兴奋地对众人说:“在当前的环境和使用我们研发的子弹情况下,这把刘易斯轻机枪有效射程可达700米左右,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甚至能达到更远。这意味着在战场上,我们能在较远的距离就对敌人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
众人听闻,再次欢呼起来,对这把机枪的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防御和作战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