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领匠精研枪弹线,带舰南域觅胶源(1 / 2)

刘正轩耐心解答:“当然可以。我们能够通过调节蒸汽机的蒸汽量,来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和力量,进而控制冲压头的力度。”

接着,刘正轩又讲解了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这模具是决定弹壳形状的关键,它的尺寸和形状必须精确无误。我们要根据弹壳的设计要求,精心打造模具。”他详细地说明了模具的材质选择、加工工艺以及调试方法。

在这半天的时间里,刘正轩倾囊相授,铁匠们也听得兴致勃勃,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随着夕阳西下,刘正轩结束了今天的讲解,而铁匠们对弹壳制造设备的原理和设计,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后续的研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夜幕笼罩着钢铁厂,可铁匠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围聚在一起,再次仔细端详着刘正轩留下的图纸,反复探讨着每一个细节。那位年长的铁匠率先开口:“刘将军讲得的确透彻,不过依我看,这连杆装置在实际运作时,可能会因为频繁的往复运动而磨损得很快,咱们得想个办法加固它。”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陈厂长也参与到讨论中,他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关于模具的材质,我觉得咱们可以尝试用高精钢,虽然成本高一些,但耐用性肯定更强,能保证冲压出的弹壳精度更稳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第二天清晨,铁匠们便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们先是对蒸汽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动力输出稳定。接着,便着手制作连杆装置的样品。他们选用了高强度的铸铁,按照刘正轩讲解的原理和设计图纸,精心锻造。每一个接口,每一处弯折,都经过了反复的测量和打磨。

在制作冲压模具时,工人们更是谨小慎微。他们严格按照刘正轩所说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对精钢进行切割、打磨和雕刻。为了确保模具的精度,他们还采用了最先进的测量工具,不断进行微调。

刘正轩在处理完其他事务后,也频繁来到钢铁厂查看进度。他看到铁匠们如此投入,心中甚是欣慰。每当铁匠们遭遇难题,他都会和大家一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制作连杆装置的过程中,由于材质的硬度超出预期,导致钻孔时遇到了阻碍,钻头频繁损坏。刘正轩和铁匠们一起研究,最终决定采用一种特殊的冷却剂,降低钻孔时的温度,成功化解了这个问题。

经过数日日夜不停的努力,弹壳制造设备的雏形终于展现在众人眼前。虽然它还略显粗糙,但却凝聚着刘正轩和铁匠们的心血。当蒸汽机缓缓启动,连杆装置带动着冲压头上下运动,成功地将一块薄铜板冲压成了弹壳的雏形时,整个钢铁厂都欢呼起来。铁匠们欣喜若狂,他们知晓,这只是迈向子弹生产流水线的第一步,但却是无比坚实的一步。

在弹壳制造设备取得初步成功后,刘正轩和铁匠们没有丝毫懈怠,迅速投入到引伸机的研发中。刘正轩召集大家再次开会,他在黑板上画下引伸机的大致结构和工作原理。

“大家看,这引伸机的关键在于通过多个滚轮的配合,逐步拉伸弹壳坯料,让它达到我们需要的长度和直径。”刘正轩一边画一边讲解,“但是这个过程中,滚轮对坯料的摩擦力控制至关重要,稍有偏差,弹壳就会变形。”

铁匠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一位年轻的铁匠站起来说道:“刘将军,我在想,能不能在滚轮表面加上一层特殊的涂层,既能减小摩擦力,又能保证足够的摩擦力让坯料顺利前进。”

刘正轩眼睛一亮,鼓励道:“这想法不错,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涂层,进行试验。”

刘正轩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要外出一段时间,你们自己先摸索,不能解决的问题,等我回来一起研究。”

海风携着丝丝凉意,吹拂着乐安郡的港口。刘正轩伫立在港口的高台上,望着繁忙的码头,心中盈满了对此次东南亚之行的憧憬。有过上次前往美洲和日本交易的经历,他深知充足的筹备以及合适的货物乃是交易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这一次,他的首要目标是寻觅橡胶。

他转过身,对身旁的警卫营士兵说道:“上次的交易让咱们明白,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此番前往东南亚,我们务必要投其所好,更要找到橡胶。”副官点头应是,随后刘正轩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