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相关人员立马应下。
这是要彻底把这些沽名钓誉的儒家学子挤出文坛啊。
扶这抡语执文坛牛耳啊!
“还有,大唐日报发表一个声明,焚书坑儒,是针对旧儒,而非奉行抡语的新儒!”
李晋这话一出,长孙无忌就震惊了。
卧槽。
为什么是大唐日报来干这事儿?
不是中书省拟旨,昭告天下?
但能咋办呢,领旨呗。
跟着李晋把文学的水搅浑呗。
“臣领旨。”长孙无忌无奈应下。
李晋又坐回了主位上,“五大战区兵权收归朝廷在即,总督巡抚仍未定下,为安天下百姓之心,这些人今晚商议出来吧。
实在不行,让他们暂时做一下,等明年恩科考试之后,人才辈出,再行安排,任由各地这么乱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陛下,总督涉兵权,暂时不宜定下,不如着五路元帅暂时兼任总督,然后着吏部从各地官员当中选人升迁,暂代巡抚,代天巡狩,抚慰万民。”李孝恭这时候又发话了。
李晋看向刘伯温,“吏部这边可有政治清明的官员。”
刘伯温点了点头,“陛下,有!在青州有一名知县,名唤王一心,是武德元年就任,因廉洁奉公,没钱贿赂上司,每次吏部考核,都被上司蒙混过去。
臣这也是御史的奏折中得知的,此人公正廉明,就连府衙都还漏着雨,家里住的也是普通的瓦房,吃饭也就加点腌菜,喝点小米粥。
据御史呈上来的奏折,此人连肉都舍不得吃,偶尔下属去钓两条鱼,才能偶尔加个餐,每年过年的时候和府衙下属聚在一起,还是一起凑的钱,买只鸡。”
刘伯温向李晋汇报道。
李晋听后,长叹一声,“朝廷埋没了多少这等人才啊,若非朕让御史代天巡狩,恐怕还真不知我大唐竟有如此清官,他在青州做知县是吧?”
“是的,有六名御史联名上奏吏部,此等人才可破格提拔,升任知府。”刘伯温回答道。
李晋微微点头,“既如此,内阁拟旨,青州知县王一心,公正廉明,政治清明,廉洁奉公,乃百官楷模,当破格提拔。
御赐能臣干吏匾额,免王一心青州知县一职,封中省巡抚,代天巡狩,抚慰万民,统辖中省一切政治大权。
并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旨到之日,立即交接相关文书,行巡抚之权,昭告天下,咸使知闻!”
好家伙,刘伯温提了一嘴,一下子就从一个七品知县一跃成了正二品官员。
九部尚书也不过三品而已啊。
不过实权基本上就是三品到头了。
三品之上,基本都是荣誉职位,没什么实权。
但巡抚可不一样,统辖当地一切政务大权,这是有实权的!
不过也仅限于当地而已。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