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在这个年代,可口可乐的销售对象是严格限制来华的。
这玩意不能说没有,她听同办公室的大姐说过,只有京城建国门附近的友谊商店才有。
计划经济时代,友谊商店就是奢侈品的象征,能从那里面买东西的,凤毛麟角。
一般只有外汇券才能买得到,价格也要四五毛一瓶。
重生到这个年代,说不馋肥宅快乐水那是不可能的,但就算再馋也得有个分寸。
总不能拿人家那么珍贵的东西。
叶穗说这玩意稀罕,拒绝了人家的好意。
贺佑也惊了。
“这东西这么贵吗?我在京城上大学的朋友捎给我的,不过我听说这玩意甜滋滋的,我不爱喝……”
他想了片刻,又抬头道,“这样吧,我请你喝汽水儿,你请我看电影怎么样?”
这年头的电影还不发达。
但因为现在消遣东西少,它在群众心里的地位可不低。
农村看电影是大事,一个村子放,周围十里八乡都能吸引过来,大家翻山越岭,赶十几里山路就为了看一个稀罕热闹。
总是乐此不疲。
城里放电影一般都是集体观看。
比如一段时间,公安单位就会发票,组织看,过一段时间,其它单位也会组织去看。
不过虽然是集体观看,但有的人看过或者是家里有事不能看,就会把票卖出去,有人想看的话,去门口换票就行。
一般大家都默认这种行为。
查票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电影票的价格也不贵,小学生包场的话是七分钱一张,宽银幕的是一毛二。
大人一毛五一张,价格还在承受范围内。
叶穗早就听过有人这么概述过这个时代的电影。
‘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朝鲜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真枪真炮。’
她还没体验过这个时代的电影。
闻言还真是心动。
考虑再三,还是抵不了诱惑,“那成,就这么说定了!”
一会去的时候再买点南瓜子啥的,也算是回请了人家。
就在两人一拍即合时,身后传来不带情绪的男声,“什么就说定了?”
扭头,江潮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
贺佑笑着恭喜了他几句,又解释道,“趁着今天天儿好,我们约好一起看个电影。”
“你不回去了?”
江潮皱眉望着叶穗。
“我……”
她刚刚张嘴,贺佑开口解释,“我骑车来的,等会走了我去送她……”
“不行,我把人带出来的,得把人送回去!”可能是先前台上出了点小插曲,江潮的不高兴一直弥漫到现在。
叶穗左右为难。
电影她是真想看。
但是靠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