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让他们读书认字。
哪怕现在不能用他们,可以后大明真梳理出来,有所改变,那这些遗孤中出来的人才,将会是大明的新基石。
相比较于恪守圣贤之道的文官群体,朱由检要更信任自己培养的人才。
哪怕这一过程很缓慢。
就大明当前的情况,朱由检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他不是某一领域崩了,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全都崩了。
想摆脱上下摆烂的境遇,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毕竟大明的根子都烂了不少,稍有大的动作,便会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所以朱由检要在制衡朝堂,稳住局势的前提下,多提拔一些靠谱的官员、将领。
打造一个靠谱的基本盘,来一点点逆转过来。
“等稳住朝堂局势,谋划好辽东部署后,该想办法稳住山陕那边乱局了。”
来到悬挂的地舆图前,朱由检双眼微眯,囔囔道,‘被架在火上烤的滋味,真是够不好受的。’
‘什么事情都要提前想到,不然流寇之势就不受制约了。’
当前那些造反派,还在山陕这一区域作乱。
主要集中在陕西这边,尚未形成流窜作乱的势头。
所以,朱由检必须要做些什么!
相比较于席卷半个大明的流寇作乱,朱由检宁愿让山陕一带被打烂。
也绝不能让流寇席卷河南、湖广等地,最终造成中都的失守。
在朱由检的眼中看来,造反是最不需要本钱的。
拢住能打的那一批精锐,喊上几句口号,裹挟饿红眼的百姓,冲击拖饷、欠饷的明军队伍。
一次打不过,那就跑!
事后再寻找机会,在这样一种前提下,陕西那边的局势日益糜烂。
造成这种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根源,除了山陕两地连年自然灾害外,便是所征赋税加剧。
以及地方官府勾结权贵士绅,行苛捐杂税盘剥,行土地兼并、
让那里的百姓彻底没了活路,阶级矛盾激化,才导致的这种情况。
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让朱由检拿出多余的钱粮,去招抚那些见过血的流寇头子,纯粹是肉包子打狗。
已经享乐过的流寇头子,那野心是会膨胀起来的。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这些流寇头子,算是朝廷已知的大势力了。
而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不是在造反的路上,就是在苟着发展中。
怎么解决陕西一带现存的问题,便是朱由检必须要解决的,但这同样也难住朱由检了。
因为他想出的那些办法,都不能抬到明面上去做。
毕竟他是大明皇帝,总不能鲜明旗帜的表态,杀贪婪的士绅阶层,杀的多朝廷赏的多吧?
这话敢讲出来,要不了多久,整个大明都造反了!
屁股决定脑袋。
趁着当前的流寇势力,还没到所谓大暴动期。
朱由检要尽早制衡朝堂,稳住局势,然后设法布局山陕等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