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国营经济体(2 / 2)

那定然能让内帑实现巨大创收!

这手里只要有了银子,那遇到任何的问题便都能解决。

同时谋划对外贸易之事,他还就不相信解决不了大明的顽瘴痼疾!

大明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王朝,虽说在大明江南后萌生了一些所谓的资本萌芽。

只是在朱由检的眼里,依旧是很脆弱的存在。

面对各特权阶层势大、复杂多样的政治格局、自然灾害频发、内部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反叛势力觉醒的不利局面。

作为大明的天子,想着手破局的根本,便是要先掌握一定的资本。

朱由检缔造国营经济体的内核,除了增加内帑创收之外,还有便是想打造专业的,高效率的产业线。

唯有不断提升生产力,在某一领域不断前进。

那才能形成垄断地位,继而赚取更多的银子,倒逼着生产力持续提升!

“王伴伴,还有一件事情,以司礼监的名义督办起来。”

朱由检神情正色,看向王承恩说道,“内廷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尤其像兵仗局这类,凡治下管理有匠户的,要重新进行登记造册。”

“尤其是像雇匠这一特殊群体,要仔细甄别梳理!”

“朕要在半个月内,知道一个确切的数字,以便内厂在皇庄后,能开辟更多的作坊。”

“另外,给北直隶各府的皇庄,以内厂的名义通传,让各地的管庄公公开始着手聚拢匠户,收容民间的孤儿和乞索儿。”

“喏!”

按照朱由检的设想,若真想打造以内厂为首的国营经济体,那就离不开各领域的人才!

等有了根底,那再着手操作,总是没错的。

“皇爷……奴婢有一事不明。”

王承恩犹豫再三,最终开口道,“聚拢匠户一事,奴婢是明白的。

“但收容民间的孤儿和乞索儿,这件事情一旦要做的话,只怕所收容的人数不会少于数万众,甚至会更多,这对内廷的压力不小……”

几万张嘴,每天所吃掉的粮食,那都是笔不小的数目。

面对王承恩的询问,朱由检没有任何不快,对这一忠心耿耿的忠仆,他还是愿意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来点拨的。

朱由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收容孤儿和乞索儿,是朕想从小培养他们,能有个一技之长。”

“像财会、冶炼、锻造、棉纺织等各个领域,没有相应时间的培养,是不可能精通这些专业领域的。”

“之所以要去做这些事情,一个是朕乃大明君父,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冻死、饿死!”

“二来,便是朕准备让内厂通过所辖皇庄,多多的兴建起一些作坊,好垄断一些行业。”

“说起来,你跟在朕身边也不短了,心里应该清楚国朝的赋税状况。”

“需要银子的地方很多,但征收的赋税却很少。”

“纵使想整饬这些不良现状,除掉那些顽瘴痼疾,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但各地频出的灾害,各地军饷调拨,山陕一带的反叛,辽东的平叛……哪一桩,哪一件不需要银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