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啊(2 / 2)

“当前国朝要处理的政务较多,朕在翰林院简拔些官员,也能帮朕分忧。”

作为大明养才的地方,在翰林院里面当官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以管绍宁为首的这些翰林院官员,那多是克忠职守之辈,尤其是管绍宁,虽人长得丑了点,但不管是品性,还是忠诚,那绝对没的说。

原有时间线上,管绍宁可是抗击鞑清的忠臣,最后因拒不剃发投降,被汉奸杀害,其家独留一个孙子。

像这样的忠贞之士,朱由检怎会不重用呢?

且日后他还会挑选一批有才华、忠诚、务实的官员,进入到翰林院中。

在接下来的三年暂稳期,没事多与这些新鲜血液交流,让他们逐步培养成帝党的后备力量,就是朱由检要做的事情。

总不能帝党只让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撑着吧,那多少是不合适的。

想要在崇祯朝办成一些事情,没有相应才能的官吏,且未形成规模的话,根本就打开不了局面。

各地灾害频生、土地兼并严重、皇权不下乡的背景下,国朝于赋税方面的掌控被持续削弱,任何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改动,都会造成严重的麻烦。

三年暂稳期,朱由检要构建培养‘帝党’这一政治群体,成为制衡朝堂、推动新政改革的中坚力量。

帝党的政治群体,可以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出身勋戚、权贵、士绅、地主、寒门都行。

不过想被挑选进帝党之列,除了要有才能和忠诚外之,要么年轻,要么仕途不顺。

年轻,代表接受新鲜事物或新思想的能力强。

仕途不顺,代表能沉下心来,接受新的理念,并一点点诱导改变。

“阎相公不必这般紧张。”

王承恩面露笑意,看着身体紧绷的阎应元,边走边说道,“此次皇爷召见,是点名要见你的。

到了乾清门那边,皇爷询问什么,阎相公回答什么就行。”

“不过咱家教你的宫中礼仪,定不能忘了。”

“劳烦王公公了。”

阎应元轻呼一声,挤出一抹笑意,开口道,“学生现在已经好多了,宫中的礼仪,学生都谨记在心。”

见阎应元恢复了不少,王承恩的眸中闪过一丝赞许。

虽说他并不清楚自家皇爷为何会知寒门出身的阎应元,但就阎应元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若是寻常的生员,无故被特召进宫,去面见当朝天子的话,那只怕整个人都吓傻了吧。

看着眼前的乾清门,王承恩的脚步不由得加快。

这几日自家皇爷不是在文华殿,就是在军机处处理着各项朝政。

就算是夜深了也没有回后宫,就在乾清宫休息。

虽说待在自家皇爷身边,所服侍的时间并不长,每天都要往返司礼监、内厂、几处皇庄等地,做皇爷交代的事情。

但是王承恩明显能感受到,外朝这边的局势,在一点点的恢复平静……

陛下,真是英明神武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