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臣所知,荷兰国于将作、天文、农业、纺织、服饰等诸多方面有着较为高超之技术。
尤其在造船方面,其国更是独占鳌头,往来南洋及东洋之上的商船,大部分为荷兰国所有。
不瞒圣上,崇祯六年料罗湾海战,若非靖海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依仗众多小船对其八艘巨舰展开撕咬之攻势,最后胜负尚难预料。
就算如此,靖海伯手下仅有之两艘巨船也为其大炮击沉,至于人员伤亡更是多达其数倍!
对了,老臣还想起一事,据闻荷兰国乃世上仅有之商人掌权之国。
其于我朝隆万之前,乃为大佛郎机之属国也。
后不知为何反出大佛郎机而自立,此次不知两国为何竟会联袂来访,此一点着实令人诧异!”
听到朱由检的问询后,邹维琏打开了话匣子,把他所知道的有关荷兰方面的情况滔滔不绝的讲了出来。
朱由检与陈奇瑜都是聚精会神的一边倾听一边思考着。
“如此说来,荷兰其国人倒是与我皇明国人极为相似,其勤俭劳作之风实是令人赞叹!”
听完邹维琏的讲说之后,陈奇瑜手捋胡须点头赞道。
“听闻邹卿所言,朕倒是忽生一策!”
朱由检的话语让两位重臣都把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
两人都知道,皇帝虽然年轻,但从这几年来不管是军政还是民生等各方面相继拿出的方略来看。
每每都是布局深远,其效果往往都是出奇的好。
这些良好的效果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明旧有的一些痼疾,使得今天的大明如同古木逢春一般,从各个方面都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远交近攻,此乃祖宗遗策,实践证明,此四字确为可行之道。
而此次因西夷特使东来,恰给我大明提供此契机。
且由于荷兰与大佛郎机之间恩怨颇深,故朕意与其两国之间施行此策!”
朱由检虽然对外国历史并不熟悉,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十七世纪鼎鼎大名的海上马车夫有所了解。
毫不客气的说,十七世纪末之前,荷兰就是世界大洋的霸主。
若不是在世纪末先后败于英国、法国之手,荷兰的说不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