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驱虎吞狼(2 / 2)

之所以还没有下旨全面开海,所顾虑的唯有郑氏一门而已。

新一届内阁成员中,以北人或者湖广、江西等地官员为主,与江南士绅集团有瓜葛或者关联的基本没有。

唯一一个祖籍浙江的温体仁还是一个以孤臣姿态立在朝堂之上的,这就为皇帝接下来要施行的一系列针对江南集团的政策扫清了最大阻碍。

皇帝对朝堂的掌控明显是有针对性的,可见他已经看清了大明国力日渐衰败的本质。

大明财富聚集的江南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权和政权的稳定,那些本该属于朝廷的财富绝大部分落入小部分人的兜囊中。

在内忧外患大部消解的形势下,这些钱粮已经到了改变分配机制的时候了。

“圣上之意,莫非是欲借外来之力,壮大自身实力,打破东南沿海为他人所据之状?”

沉默片刻后,陈奇瑜打破沉寂,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呵呵,陈卿深知我心,此确为朕之打算。

此并非是驱虎吞狼,而是借助外力,于开海一事上形成良性竞争,以此促进我朝加速富民强国之进程!

此举绝无秋后算账之意。

数年来,靖海伯一门于我大明贡献卓著,其于军政民生方面可以说有功于社稷。

朕自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朕只会酬功,绝不会行鸟尽弓藏之事!

此一点不仅是对靖海伯而言,而是文武尽皆适用!”

朱由检对陈奇瑜能猜出自己的想法一点都不感到吃惊。

为了防止这位重臣多想,他当然会否认自己这条驱虎吞狼的策略。

他挑选的这些重臣,哪一个不是人中精英?

如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的话,这些家伙身上沾上毛,一个个绝对是比猴儿还精的主。

这个比喻好像用过了。

作为一国之主的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君臣团结一心,共同开创辉煌盛世的场面。

而不是君臣离心离德,相互猜忌算计,只顾私利、枉顾国事的样子。

所以,既然陈奇瑜猜到了他是因为忌惮郑家,所以才打算引荷兰这个海上霸主为奥援的想法,那他直接就开诚布公的讲出自己的想法。

不搞秋后算账,功过分开,赏罚分明,这样的君主才会让臣子安心效命。

无数事实证明,历朝历代时时处处想着用阴谋诡计算计臣下的君王,最终会把一个国家彻底搞坏。

到目前为止,郑芝龙并无丝毫抗拒违拗自己和朝廷意志的行为。

这样听话的臣子,当然要酬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