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织混乱,子集两部的人马混在一起办公,混乱得可以。
朱高炽从解缙那儿离开就求见朱棣。
朱棣正处理政务,今日是胡俨值班,朱高炽进大殿拜见朱棣,就先提出自己的见解。
“父皇,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必须加快进度,如今的组织形式有很大问题。”
朱棣道:“说说你的看法。”
“首先是分类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算经怎么能跟道德经放一起?
算经是非常专业的学问,比如求圆、求方,这跟道德经八竿子打不着。
这就导致编纂算经的人,要受子部人管辖,而子部的人很多根本就不懂算经。
还有子部还包括兵书,这类书籍,有些是要归类于军事学著作。
比如军事地理学说,这些也要同归于军事,归于集类,这不是人为分裂吗?
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分类做出规定,这一方面是便于这类学问的传承、发展。
另一方面也便于整理书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朱棣想了想道:“你说的我怎么不懂啊?”
“我举个例子您就懂。比如军兵这类,为将者不能察地理,也不能不知天文,但天文算学归于子部,两个是完全不同的分类。
现实中需要用的知识显然是多种多样,绝不可能仅仅只看点兵书就懂作战,为了培养合格将才,我们必须要合理安排课业。
军事中的地理,与寻常人的地理也决然不同,寻常地理只包括河流、山川走向,地表植被等等。
但军事地理关注的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军事的影响,以及又该如何运用这些优势,化解劣势,这需要专门进行深入研究。
现在两者强行分开,无法从社会地位上承认军事地理学的著作,所以必须要改变。”
胡俨道:“大皇子说的有道理,只是这该如何划分?”
朱高炽道:“我们可以按照学科划分。比如道德经、墨子,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胡俨道:“都是子类。”
“错,这两者都是关于人的思想的经典,这种我们一般称之为哲学,儒家也是哲学的一种,我们为何不把他们划分为一类?”
朱棣脸色一沉,“胡闹,儒家乃是治国经典,岂能与他们混为一谈?”
朱高炽连忙赔笑:“是是是,儒家单列出来就行,但墨子、荀子等著作都可以按照这种门类划分。又比如,算经。”
胡俨惊诧:“算经也要单独列出?”
“那倒是不用,不过算经是非常基础的技术,建筑、工业、机械生产、作坊、匠人等都需要使用算经中的知识,算经我们可以归于实用一类。
农书、匠人书,也可以归结为实用类。诗词歌赋、文集,归结于文学类,志怪小说、志异小说,统统都可以归结于文学。
如此我们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思想类,第二类是文学类,第三类是实用类。
大部分人日常生活,还是以实用类为主,全部归于此后,更方便推广传播。
一部书经典与否,看的是有没有经常使用。
永乐大典要想不半路消失,就得让人们经常使用啊,可经史子集的划分办法,让想要用的人很难找到它。
我们应该从日常出发,考虑书籍用途,以此分类。”
朱棣有点晕,“此事需要大家讨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