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金银币推广(2 / 2)

朱高炽道:“你选择筑城之地是原本有人,还是荒芜?”

“荒地。”

“那就好办,我派人去开发房地产,顺带帮你做好规划,此城筑起,便是我大明的钉子。”

有文臣跳出反对:“陛下,西域地处偏僻,鞭长莫及,投入如此巨大,一旦有变,朝廷措手不及,只能坐看损失,以臣之见,不如开发其他城市。北平府正合适。”

朱高炽不屑一顾,厉声道:“唐时有安西、北庭都护府,控西域三十六国;汉时班超历五十余年时间,经营西域,此乃我汉家之地,岂能轻言放弃?

况且西域乃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西域不在我手,丝绸之路不通,我大明如何再现汉唐雄风?”

杨士奇道:“殿下,李大人的意思是,不如暂缓开发。

今年西南土司有动乱之机,北部鞑靼人似乎也有南下劫掠之意,朝廷需要备战。”

杨荣也道:“还有安南,安南国如今内乱,有人趁机劫掠东南。”

朱高炽道:“是,这我知道,先说土司,土司只是有内乱之象,但如今并无内乱之实。

令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各卫所加紧备战,严密防范即可。

北边的鞑靼人,目前不足为虑,今年辽东朵颜三卫、至大同,全部采用青储饲料,据统计,他们的马匹大大减少。

据线人回报,今年有两成羊毛来自鞑靼人。

有大量布料、盐、铁流入鞑靼部。

虽然贸易的总数据无法统计,但这么庞大的贸易量,想来劫掠,他们自己也要掂量掂量。

另外,北平府的军事改革正在进行,换装燧发枪的部队,足有两万之多,有此两万人,可挡十万蒙古铁骑。

安南之地,今年不宜行动。

安南气候异常,北人不习。

且安南半年雨季,如今正是雨季,不能行动。

就算要行动,也要等到十一月才成。

定远城却是今年新生,必须招纳足够多的汉人进驻,才能充实城池。

再者说,开发定远城,朝廷也不需出什么钱。

相反,还能促进水泥、钢铁发展,所以发展定远城是势在必行,朝廷必须要首先打通西域!

今年棉毛纺产量是个天文数字,如果不能尽快打通西域,帝国内部完全无法消耗如此之多的商品,到时候千万人破产、产生大量游民。

尤其是北平府、山东以及大量江浙地带商人,为了种植棉花已经投入太多,有人甚至连整个身家都投入进去。

朝鲜国力弱小,吞不下这么多商品,倭国实行勘合贸易,数量有限。

环顾四周,唯有西域之地可大量吞吐。”

朱棣皱眉,“今年的棉毛这么多吗?”

“是,父皇有所不知,今年所收棉花、毛绒,乃是往年十倍以上。”

朱棣震惊:“十倍?”

“这还有不少棉毛在路上。”

朱棣大惊失色:“怎么这么多?”

朱高炽苦笑:“因为今年北方普遍种植棉花。”

众人大喜过望,棉花多,就意味着棉布多,有人出班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天大幸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