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袁隗:欲除其人,先毁其名!(2 / 2)

“入城之时,遭城内外伏击,走散了。”贾诩眼神闪烁,接着又有些神秘道:“不过,在此之前,他便有类似安排,防备在城中出事。”

“哦?”蹇硕眯起眼:“这群人很特殊?”

“颇为特殊。”贾诩点头:“他们多是凉羌各部酋领的子侄,既为皇甫奇效力,又在他手下做人质。”

“原本,他说是带着这帮人来觑见陛下,讨要陛下封赏,以使得凉羌太平的。”

“入城之前,却故意将他们安排在后方,只怕别有目的……”

如此重要的讯息,让蹇硕无比满意:“先生到底是个实诚君子,等陛下稍歇,我会将此事告知他。”

召见凉羌酋长首领之子,这是一种功绩,必能使刘宏欢喜。

再则,这群人彻底向刘宏低头后,还怕凉羌闹出乱子来吗?

轻松拿下贾诩张绣这帮人后,蹇硕信心十足,毕竟——人都是现实的!

皇甫家外,人影绰绰,时有幸灾乐祸之声。

“这小子活该啊,让他狂!”

“嘚瑟不到半日,自己进了天牢,部曲也被带走了。”

“听说是进了北宫接受封赏……人心啊,说跳就跳了。”

“嘿嘿!皇甫家这艘船是沉定了,傻子才不跑!”

在一片嘲讽声中,曹操唏嘘摇头:“可惜了。”

“人言可畏,人心可恨!”夏侯渊怒哼,面带不屑,为皇甫奇而不忿。

他是战争的参与者,他清楚知道一切经过,打心眼里佩服皇甫奇的能力和敢战。

这样的人,未入京城就先被扣帽子,长辈全家被拿下。

自己刚入城,又被连环设套。

带着身边的部署,也被人一口吞了。

夏侯渊是个纯粹的武人,见之怎能不怒?

此刻,他又忍不住问道:“西城亭侯,还有活路吗?”

“陷落天牢,带入城中的人手都被带走,已然与外隔绝……”

曹操摇头叹气:“多方都见不得他好,暂时不动他只是顾忌名声而已,下场还能好到哪去了呢?”

夏侯渊嘴唇动了动:“我们……”

“我们无能为力,差了太远!”

尚书台。

诏书送至后,袁隗喜道:“此贼可恶,罪该万死,然则有虚名在外。”

“要除此贼,需先破其名!”

吏曹尚书卢植大怒:“袁次阳!他是平定叛乱的功臣,护佑万民的关西名将!你身为士林泰斗,怎能如此污蔑他人!?”

袁隗怒哼一声:“卢子干!这是陛下的意思,莫非你在质疑陛下吗?”

“陛下高坐北宫,自有被奸逆蒙蔽之时!我等为臣,要做的就是进直言、明君目!”

卢植愤然指责:“利益固然可取,但袁氏既称海内第一望族,如此作为,不怕落人口舌吗!?”

听到这话,袁隗声音变得阴冷起来:“卢子干,你是要毁我袁氏名声?为这不相干的小子,和我袁氏作对?”

“那又如何?你们也要将我陷落天牢吗!?”

卢植拂袖而起:“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袁隗、张让是既恨又无奈。

和皇甫嵩还不同,卢植的名将属性更像他的兼职。

他的主业是当代鸿儒,门人弟子满天下。

为官清廉又极有能力,能文能武,在整个大汉的总体成就和影响力,还在皇甫嵩之上。

他今日的表态,显然是用自身的名气,为皇甫奇站队!

无疑,这是在提前反制袁隗等人的手段!

阴谋,不会因他一人而受阻。

作为天下最大的世家势力,袁氏的号召力和话语权,是决然不容忽视的。

自当日开始,疯狂的舆论池中冒出了另一种声音:

“什么时候功劳成了他一个人的?那是靠的诸多征西将士好吗?”

“不错,建功的兵是朝廷之兵,所谓的威也是朝廷之威,与他何干?”

“皇甫奇不在时……以往的凉叛就平不了了?”

“凉州乱了这么多年了,叛军拿下长安都难,更不要说打过函谷关来威胁我们了,有人刻意危言耸听,在此造神罢了!”

“几次征凉,董仲颖都参与了,而且颇有功勋,也一直是朝廷忠臣。”有人冷笑揭露:“怎么,皇甫奇一来,一贯打胜仗的人就开始不行了?数十年的功臣就成了叛逆?”

“照这样的屁话,那再过一个两年,岂不是要说董仲颖祸乱超纲、擅杀忠良百姓、欺凌皇室了?”

人群是盲目的。

当另一种声音大面积出现时,原本狂热的人就会陷入迷茫。

迷茫之后,要么继续坚持己见,要么开始迅速跳到另外一面,抨击原先口中的英雄,以此彰显自己过人的智商。

第二日的发酵后,这批队伍成功扩大,新的舆论重磅也落了下来。

“你们怕是不知道,皇甫奇带进城的部曲,都接受了天子召见,得了封赏。”

“这说明什么?说明皇甫奇不得人心!”

“我还听到消息……说朝中之所以确认他有罪,就是他部下说的。”

“啧啧啧!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我先前还真让他骗了!”

第三日……

“小道消息!”

“皇甫嵩之所以提前进京,是为了稳住朝廷。”

“皇甫奇没有过来,就是去募集叛军了!”

“你们想想,如果他跟叛军没有猫腻,哪能这么快抚平凉州?”

“还真是叛贼啊?”

“不然呢,还是英雄不成?我呸!”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