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军制改编(1 / 2)

刘星想改编山寨的军制,自然得先对这个时代的军制进行了解。

前身只是个穷书生,没有接触过军队,没有相关的记忆。

刘星只能拉着吕玲绮一起研究,通过吕玲绮的口述,刘星终于对东汉的军制有了大概的了解。

东汉军队的基层编制是伍和什。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

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一名;

五什为一队,设队率一名,配备50人;

二队为一屯,设屯将一名,配备100人;

五屯为一曲,设曲长一名,配备500人;

二曲为一部,设牙将一名,配备1000人;

五部为一营,设校尉,配备5000人。

当然军队的人数配备指的是上限值,并不是实际的人数,实际上能满员配备的几乎没有。

除此之外,东汉的将军名号复杂繁复,也让刘星记得头晕目眩。

将军之中最大者为大将军,其下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卫将军之后是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比如吕玲绮的父亲吕布,生前的军职就是左将军,吕玲绮说到这时,满脸的骄傲。

刘星也不得不承认,单从军职高低来论,吕布有值得让吕玲绮骄傲的资本,比他军职高的确实没有几人。

四方将军之后,是四征将军,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

四征将军之后,是四镇将军,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

四镇将军之后,是四安将军,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

四安将军之后,是四平将军,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这些都是重号将军,再之后就是各种杂号将军了。

杂号将军根据需要而设立,虽然没有重号将军尊贵,但也是武将金字塔的顶端,是很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终点。

比如东吴政权的奠基人孙策,终其一生,也只是个讨逆将军。

将军之下还有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校尉等职位,通常这些官职也可被称为将军。

军中还有都尉、司马、主簿等职务,这些都是属于将军之下的属官,没有独立领军的权力,但是别部司马除外,别部司马大概相当于现代的独立团。

孙策之父孙坚,因为平叛黄巾有功被封别部司马,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力,所以后人一般认为孙坚为东吴的开创者。

……

刘星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军制之后,便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