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识菌大全(1 / 2)

在闲聊过程中,张安也知道了两人的名字,男的叫李好,女孩叫余芳

到了下午,进山的人大概也知道今天会有人来收货,所以回来的比昨天更早一些,为的是能立马卖掉今天的收获早点拿到钱。

直到傍晚,所有的菌子收购完了,收菌子的二人组跟张安打了个招呼以后,就准备把今天的货送回去。

晚上吃完饭,张安就跑到张建文家里。

“老叔啊,今天我看到个好东西,我觉得咱们可以跟人家学一学。”

找到张建文,张安也不说其他的,直接说正事。

“哦?什么东西?”张建文看到他这架势,也正视起来。

“今天来收菌子的那两个小年轻,他们根本没有捡菌子的经验,但是收菌子的时候,却能分辨出来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因为他们有一个册子,上面全是各种菌子的照片和说明,这几年来,山上的菌子给咱们村里的很多家庭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但是不管大家的经验再如何丰富,也不可能认得清所有的菌子,所以我觉得,为了减少毒菌子带来的危害,也为了让大家少费些冤枉力气,咱们也搞一本这样的册子,到时候人手一本,遇到不认识的就拿出来对比,就不担心捡到毒菌子和错过可以吃的菌子。”

张安没有停歇,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如今长箐在捡菌子这上面,已经形成一股潮流,所以辨认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

“这倒是个好法子,不过菌子的种类可不少,要做成这么一本册子,恐怕没那么容易啊。”

张建文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算是村里经验最丰富的撵山人黄二爷,也不可能认得清所有的菌子种类,就更别说其他人了。

“老叔,以后的菌子肯定会越来越贵,咱们村里捡菌子的人一直都不少,这可是村里的创收大事啊,所以这算得上是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咱们不能怕麻烦,人家城里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们不可能做不到,而且咱们也不用急着一下子把所有的菌子给记录在册,完全可以慢慢来,先把常见的那些有毒或者没毒的菌子先记录下来,然后那些少见的咱们见一种记录一种,早晚有一天能把咱们山里的菌子都记录完的。”

张安知道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大工程,费时那是必然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找到全部的菌子,但是他们又不着急,慢慢来就是了。

至于费力,那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当长箐村里全村上下都参与进来,就没那么大的难度了。

“你说的对,每年捡菌子的事情,确实是咱们村里的创收大事,再难咱们都得去做。”

张安这话才说完,张建文就立马决定了。

因为村民们的创收,在他这里一直都是一件大事情。

而且他稍微盘算了一下,发现光是这几个月时间,村民们只凭捡菌子赚到的钱,就不亚于一季庄稼,这是件很不得了的事情。

以前没注意到这个,那是因为没有固定销货的渠道。

现在不同了,只要能捡得到,就能换成钱。

“老叔,我是这么想的,咱们找上王华,明天大家进山回来的时候,就去收集照片,另外可以通知大家,在山里遇到不能吃或者不认识的菌子,都带一朵回来,至于分辨菌子,可以让全村人都参与进来,如果实在不认识的,咱们就去找农科院,最后制作册子的事情,可以交给王华那边,因为他有经验。”

张安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这件事揽下来,他贴着杆子上,大家不会放在心里。

交给王华来做虽然需要花钱,但是村里现在已经不差那么点资金了,而且村里虽然花了点钱,可这件事一旦做成了,村民们的团结意识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好,那就先这么定下来,我一会儿就通知大家明天晚上开大会。”

张建文不住地点头,他对这个提议非常赞同,虽然要花些钱,但这个钱他花起来根本不心疼。

随后张建文跟张安一道走出他们家院子,张安回家,他则是去村委。

张安刚到家里,大喇叭通知全体村民开会的声音就在村里回响起来。

第二天早上,李好和余芳两人一早就赶来了。

昨晚回去,他们收菌子这件事情办的很好,被李丽夸奖了一番,月底还有奖金。

于是今天他们一大早就来了,生怕昨晚有些村民们还有菌子没卖。

张建文吃了早饭,就到东篱院子找王华去了。

王华听完整件事情以后,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并且主动提出只收些成本价和材料费。

他在这里待了那么久,早就把自己看做村里的一份子了。

但是张建文拒绝了,觉得该收多少就收多少,毕竟王华在这里就是开门做买卖的,要是让人家亏着本干活他自己就过不去。

下午,村口又热闹了起来,李好跟余芳在收菌子,张建文在带着王华给菌子拍照。

晚上吃完晚饭,大家如约来到村里的晒谷场上,这里早已人山人海。

因为不光村里的村民们过来,就连东篱院子的租户们也来了。

昨晚大喇叭的声音他们全都听得到,这会儿在家里根本没事,全都跑来凑热闹。

时间一到,张建文就开始说事。

才刚说完,就有人不解的问道:“村长,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咱们就紧着认得到的捡不就行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大家都会这么做吗?咱们村这几年的确是没有人出现吃菌子出事,但是周遭的其他寨子里吃菌子被毒死的人不是没有,五角庄的老王头认识的菌子比你们的多吧,比大明子他爷还要厉害,但上个月他家里不是也有人吃毒菌子没了,有些菌子,样子长得是很像的,你们可能觉得认识,但它就是吃不得,这种时候如何分辨就非常重要,再说了,你能认得什么菌子能吃什么不能吃,那你家里的其他人呢,或者其他的村民也能认得吗?”

张建文费七八力的说了半天,然后双手一摊:“话我说完了,大家愿意配合的,那就进山的时候捎带个眼子,不愿意的我也不强求。”

他也不会多说,村子里人多了,能听进去的肯定不少,根本不用强制。

“没有的事村长,我们肯定会尽量去做的,这又不是什么费力的事情。”

听到张建文那么说,刚才那人赶紧开口解释,生怕晚了落的个不合群的名声。

毕竟这件事有用没用先不说,但确确实实是村里对大家的好意。

随后的几天里,进山捡菌子的村民,带回来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毒菌子,样式比之前拍的那些可食用菌子还要多。

张安顿时感叹道,还是人多力量大,这么些毒菌子要是让他一个人去找,估计得费不少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这么多。

不过村里那么多人去翻山,经历了这么几天,王华这里能收到的新菌子越来越少,他就开始动手制作册子。

册子里的每一页都是一种菌子,除了照片和名字之外,还记录了有毒没毒,能不能食用,如何分辨等等。

光是这一长串的资料,就花了不少时间来整理,在这期间,张建文还找了不少人去一起辨认。

也不知道是村里的大伙儿认知丰富,还是说没被人找到,这么多天过去,村里人硬是没有带回来一朵大家都不认识的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