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谋求改革(1 / 2)

中秋过后,便是来到了九月初,相较于先前京都的温度便是降下来不少。

赵霄昨天见过了李靖和林文杰之后,便是回了宫,因为许久不喝酒的缘故,昨天的一场宿醉,倒是让他有些头疼。

早早便是起来了,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赵宣诗倒是先来了。

“皇姐,你倒是起的挺早。”

赵霄穿戴整齐,转头看向了蒙德恩,“早膳准备两份,朕同皇姐一起用了。”

“还真是多谢陛下的恩典了。”

赵宣诗调皮一笑,然后就在旁边坐下了,也不知为何,她对现在的皇帝是越发满意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皇姐这么早来见朕,想必不是为了寒暄了。”

赵霄笑了笑,便是在对面坐下。

“那是自然,你现在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我哪敢浪费你的时间?”

赵宣诗笑了笑,随后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名单放在了桌子上,“你上次让我去见王钰,我们的关系反倒亲近不少,从她口中我也听到了不少高晋安排进后宫的人。”

“有多少可信程度?”

赵霄心里一喜,随即拿起名单看了起来,发现有着将近二十人,而且有几位原主还是很宠爱的。

能够活下来,当真是上天保佑了,当然了这也和原主荒诞不羁有关。

“这前几位倒是有些可信,那天陈文轩带着百官来闹事的时候,她们几个也是上蹿下跳,显得很是兴奋。我估摸着,如果不是你回来,很有可能会出事。”

赵宣诗思索了片刻,面色凝重道,“至于后面那几位,现在仍旧在观察,并不是很确定。”

“很好。”

听闻此言,赵霄将纸条收起来,看着蒙德恩放下早膳,便是端起粥喝了起来,“王钰最近态度如何?不再闹事了吧?”

“这些日子的却安分不少。”

赵宣诗用调羹搅拌着粥,轻笑道,“说到底她也是苦命女子一个,如果不是信了高晋的话,也不会成了杀手。”

“你等会去告诉她,朕过些日子会赦免他父亲,并且会追封她父亲为太傅!”

赵霄喝碗粥,又拿着馒头啃了起来,“如果她不愿意留在深宫,可以跟母后说,放她离开。”

“你怎么对她如此上心?”

赵宣诗喝了一口粥,只觉得有些烫,便是拿起筷子夹了口菜,“对了,你不在皇城,萧玉贞吵着闹着要见你,好几次都被蒙德恩挡了。”

“王钰说到底是受人蛊惑了。”

赵霄放下筷子,脑海中不由得想到了那清冷的眼神,总觉得有些可惜了。

“你还是要小心些。”

赵宣诗抬头看向了皇帝,忍不住埋怨道,“母后听说你御驾亲征,吓得好几天夜不能寐,天天守在佛像前替你报平安。听说你回来了,这才能睡个安稳觉。”

“武宗到现在已经过去两百年了,还有哪个皇帝亲自上战场的?”

话里话外都是关心。

“皇姐,以后朕还会亲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