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大业地狱副本(十)(1 / 2)

……

天幕前。

隋文帝时期。

所有人都格外的沉默,使得整个朝堂的气氛都有些死寂。

首当其冲的,杨坚真是让活活给气笑了。

他指着天幕,用一种滑稽的表情扫视了一圈群臣,语气古怪。

“你们看到了么?你们都看到了吧?”

他隋朝的都城,上到官员,下到守城的禁卫军。

短短三日,就让人给一锅端了。

杨坚想笑,扶着腰半晌,愣是没挤出一个其余的表情来。

杨渊在一边屏着呼吸,大气都不敢喘。

他心底此时也跟翻江倒海一样,复杂难言。

不是吧,他这小崽子也太夸张了,好歹是一个帝国的首都啊,他就这么拿下了?!!

杨坚真的不会因为太生气改主意抄了他李家九族吧?!!

他眼前登时一阵阵发黑。

杨坚定定看着天幕,似喜似悲。

“这就是朕的好儿子,真有他的……”

他这个当爹的,看了都佩服啊。

当然,杨坚心中也明白,纵然杨广的昏聩是导致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

但李世民本身的实力,也占据了极大一部分。

唐太宗李世民,赫赫有名的天策上将,四夷并尊的天可汗。

这些头衔随便拎一个出来,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帝王了。

只是他平日里总是嘻嘻哈哈,爱玩爱闹,不像是个稳重威严的帝王。

可在方才那玩笑一样的造反中,众人才再次恍然。

是啊,他是李世民啊。

这就是李世民。

杨坚悲喜交杂之余,终究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朕高兴,朕该高兴才是……”

说着,他余光看到了站在一旁正忐忑不安的杨渊,挑了一下眉头。

“渊儿?你怎么在这里?”

杨渊懵逼的抬头,“啊?”

杨坚便慈祥的一笑。

“你不是要回去造孩子?好孩子,快去吧,大殿的事儿不需要你担心。”

杨渊直到被侍卫半请半推的送出大殿,才从懵逼中回过神来。

他扭头看了一眼,只见杨坚遥遥的朝他挥了挥手,俨然叫他快走的意思。

杨渊:…………

好好好。

……

霍光和曹操二人整点好了皇子和群臣们之后,即刻便没耽误的快马加鞭往洛阳赶。

大臣们很懵逼,皇子们更懵逼。

但霍光和曹操都是打着隋炀帝杨广的旗号,他们纵然心里有些嘀咕,但到底不敢提意见。

杨广那个性子,谁没事儿乐意犯到他脸上去。

让回去就回去吧。

是以,二人很快便抵达了洛阳。

临近洛阳都城的一刹那,曹操忽然勒马,拧着眉头张望了一下。

“等等……”

曹老板凭自己多年的直觉,发现有点不太对劲。

霍光紧随着勒马,皱眉。

“怎么了?

曹操策马来回踱步,远远的看了好几眼洛阳城的方向,眉头皱了又皱。

"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太对劲,但是说不上来……"

霍光抿唇,神色有些不悦。

“隔这么远,连个人影都看不清,城池在那里又不会动,有什么不对劲的?是不是你草木皆兵了。”

曹操哽了一下,悻悻道。

“都说了是直觉了……”

因着曹操毕竟没在天幕上被具体盘点过,霍光对他的了解极其有限,故而在皱了一下眉头之后,还是决定先前往洛阳。

“按照时间来算,各地就算反王并起,也绝对不可能这么快,不管怎样,先到洛阳城再看。”

霍光的舒适区在治理者的位置上,让他去做反王,难如登天。

但一旦让他占据了洛阳城,谁想要再攻占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是矣,他没多考虑,很果断的便决定先入洛阳城。

“走!”

霍光没再理会曹操,扬鞭策马便带着人朝洛阳城疾驰而去。

曹操在后面悻悻的张望了几眼,虽然仍有些犹豫,但还是策马跟上了。

“……也许是错觉吧,这才几天,怎么可能那么快呢。”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到了城门下。

百姓们陆陆续续有进城等着审文书的,望进去也有不少街边叫卖的小贩,一派正常繁荣的都城景象。

递交了隋炀帝的手信之后,城门守卫进去通传,很快便折返回来。

“诸位快请进吧。”

大臣和皇子们的马车陆陆续续的顺利进城,百姓们有好奇张望的,却都规规矩矩的没靠的太近。

一批禁卫军很快接到信儿赶过来,恭敬的朝着霍光曹操等人一行礼,便打着呼哨散到两旁开路。

曹操和霍光二人策马慢慢走在前面。

禁卫们相当井然有序,只沉静的开道,不高声喧哗,也不多看多瞧。

霍光对这样的场景很习惯,精神也放松了下来,没怎么多想。

曹操行至半路,却忽然不打一声招呼的勒马转身,毫不犹豫的朝外疾冲。

禁卫军们却反应迅捷的像是提早就猜到立刻一样,变换阵型,几个围堵就将曹操给截住,逼了回来。

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霍光猛地一回头:???

朝臣们和皇子们更是懵逼,慌乱的掀开帘子朝外看,搞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曹操悲痛的捶胸顿足,抑郁的仰天长叹。

“完了完了啊!!老子这下丢人丢大了,早知道刚才就该跑了!!这尼玛还争霸个屁啊,刚一来就掉人家手里了!!”

霍光有点耳鸣。

“你、你说什么?!!”

曹操见实在走脱不得,便也认命了。

“说吧,你们老大是哪个?这才几天就把洛阳城给从头到脚收入囊中了?!”

他四处张望,只见洛阳城四处的秩序没有丝毫紊乱,相当井然有序,完全不像是刚经历过一场政变的模样。

这也是曹操一开始纵然直觉有点不对,但还是选择进来的根本原因。

举凡政变,就算不流血,原有秩序的短时间内清盘也必然会造成整个城池的氛围变化。

他在乱世多年的敏锐度按理绝不可能察觉不到这种氛围变化。

但尼玛关键问题是——洛阳城还真没有!!

它实在是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