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入主渝州(1 / 2)

安重诲兵马虽多,可是在渝州城的坚决抵抗下,唐军遭受了不少的损失,再加上唐军长途奔袭,原本没有携带多少重型攻城武器,所以,安重诲只能让将士们的性命去填平挡在他们面前的鸿沟。为了对渝州形成合围的态势,安重诲先后派兵控制了北、南两个方向的关口,只留下了东方的夔关,在安重诲看来,渝州的守军一定能在董璋回援之前四散而逃。到时候以渝州为根基,从渝州和葭萌关分两路向成都进兵,整个蜀地必将重新回到大唐的怀抱。在安重诲的心里,孟知祥和董璋虽然没有背叛唐朝,可是却已经实际上脱离了大唐的控制。

几天后,正在苦苦等待孟知详开城投降的董璋得知了巴中被破、渝州遭围的消息,此时的他开始有些慌乱。自从王处回向董璋表达了投降的意思之后,孟知祥一直没有履行自己“投降”的诺言,这让董璋很是不满。而孟知祥则利用这段最佳时机,亲自率军出城击败了南门外的蜀军,王衍和李旻被杀的夺路而逃。退回外河南岸,继续整顿兵马,此次蜀军损失了两万多人。要不是孟知祥担心董璋袭击成都,王衍可能再次被孟知祥杀回云南境内。

郭廷信得知了孟知祥诈降的消息,急忙前来劝诫董璋,告诉他孟知祥为人伪善,绝不可能投降。可是,眼看胜利在望的董璋哪里听得进郭廷信的进言?他以为郭廷信报仇心切,所以才这样诬陷孟知祥。在董璋看来,孟知祥再怎么不好,也是一起从蓝田大营走出来的兄弟,而郭廷信虽然是郭大帅的儿子,可是关系好歹还是差一层。所以,董璋就这样任由孟知祥出城击败蜀军,而没有趁机夺城。因为王处回说了,孟知祥需要先击败蜀军,这样才能向董璋投降。郭廷信虽然想率领手下的南平军夺城,可是兵少,成都城墙太高,董璋又不给支援,结果被赶回来的孟知祥与城内西川军联合击败。郭廷信到董璋营中求援,董璋反而以郭廷信违背军纪为由,要惩罚他。好在董璋被左右劝下,郭廷信这才免除了皮肉之苦。经过这件事,郭廷信也彻底看出了董璋想要独霸蜀中的野心,他绝不容许自己再利用蜀中的威信来威胁他的统治。于是,郭廷信趁着看守不注意,悄悄的往南平逃走了。

可是,孟知祥击败蜀军已经有几天了,却还没有开城投降的迹象。董璋派人去催,孟知祥则以尚未整理好档案文书来进行搪塞,就连手下的将士们都看出来孟知祥是在拖延时间,可是董璋还沉浸在孟知祥投降,自己一统蜀地的梦境中,在他的意识中,自己一定会让孟知祥做个手下的大将军,好一起夺取这天下。

正当董璋第三次派人去催孟知祥投降时,渝州的信使来到,他向董璋汇报了渝州被围的消息,董璋顿时如同听到晴天霹雳一般。要是渝州丢了,他何去何从?于是,气急败坏的董璋既想要拿下成都,又想要守住渝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法抉择。可是孟知祥始终不给出答复,于是,董璋只好再次命令士兵们强攻成都。东川军驻守成都几日,早就丧失了往日的士气,不少士兵们已经开始想着孟知祥答应投降,战争快要结束了,因此放松了戒备。突然听到攻城的指令,东川军将士们有些反应不过来,在董璋第二次发布进攻指令之后,他们这才反应过来,朝城墙冲去。

可是,经过几天整顿的西川军,已经恢复了基本的战斗力,城防也加固了不少,比起先前两面受敌的状态,孟知祥的心态已经轻松了许多。任凭东川军如何进攻,成都城是纹丝不动。看着伤亡越来越重,董璋渐渐地沉不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