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奇袭云州(1 / 2)

辽军和幽州联军虽然击退了唐军的第一波试探性进攻,可是在面对唐军潮水般的进攻面前,幽州的赵德钧首先慌了神,在他看来,无论辽军和唐军谁胜谁负,保住自己的实力最重要,只要自己的兵力在手,大唐皇帝也不能将他怎么办。于是,在赵德钧的示意下,幽州军开始消极备战。而李嗣源也适时的派出使者,要求赵德钧“改邪归正、弃暗投明”。赵德钧心里估算着,眼下唐军出动了将近三十万,无论如何,十五万辽军绝不是唐军的对手,而且耶律德光的主力还被阻挡在长城之外。因此,随风倒的赵德钧再次投到了唐朝的怀抱,趁着黑夜将五万兵马调回了幽州。

赵德钧的临阵退缩,让赵思温很是气愤。可是眼下他来不及找赵德钧算账,他必须要应对李嗣源二十万大军的日夜攻打。辽军虽然机动性极强,可是在短兵相接中占不了多少优势。于是唐军改变策略,先使用骑兵与辽军近距离交战,接着让步兵趁乱组成方阵,冲击赵思温中军主力。很快,赵思温遭受了第一次惨败,一万多辽军葬身在这卢沟桥旁。

面对战局不利的局面,辽军将士们发扬起不羞遁走的精神,纷纷主张后撤。可是,眼下如何逃回长城以北,成了赵思温的一大难题。眼下,赵德钧已经反水,若是让他知道自己战败,势必会落井下石,堵截榆关这个通往辽东的重要关口,只要榆关一守,任凭他赵思温如何攻打,都无法攻破这日后的天下第一雄关。更何况,耶律德光得到自己的求救信,一定会前来支援,万一找不到自己,岂不是让耶律德光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赵思温一面组织抵御,一方面打算从正面突围,向耶律德光靠近。

此时的耶律德光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石敬瑭人数虽少,可是确实河东的精兵,对于镇守关城来说已经是足够了,因此,对于石敬瑭来说,自己只要坚守到李嗣源大军的到来,自己就是立下了大功一件。而对于耶律德光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急切的突破这座关口,到幽州城下与赵思温汇合。于是,刚开始还没有把石敬瑭五万部队放在眼里的辽军,此刻却开始发了疯一般的攻打长城喜峰口。对于赵思温来讲,时间就是生命,耶律德光必须迅速支援赵思温,并让赵德钧重新站队,保证幽州纳入辽国的统治。

可是,十万辽军在喜峰口处连续攻打数日,丝毫没有进展,除了丢下不少尸体外,辽军几乎没有向长城以内推进半步。耶律德光深知,打阵地战,自己绝不是唐军的对手,唐军关口在手,任凭他有多少人马,都是给唐军送人头。于是,耶律德光渐渐将眼光放在了云州的沙彦珣身上。

云州就是日后明朝的雄关大同,它位于河东的正北面,喜峰口的西北面,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的一个重要城池。既然石敬瑭驻守的喜峰口无法突破,那么,何不到上游去想想办法?云州地势比喜峰口更高,因此,只要突破了云州,就能直接威胁到太原,从而也能够从西北面威胁到幽州的二十万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