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近代仿品(2 / 2)

我很欣慰,我做到了。

神秘人当时在电话里还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你对洞壁上壁画的真实年代存有疑虑,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研究院,让他们做相关的检测?

我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是一块完璧,你会为了一个年轻人的妄加臆断就忍心切下一角吗?

洞壁上严丝合缝的《五台山图》就是一块完璧,一个被历史和官方证实了年代的完璧!

敦煌研究院不会因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泥水匠的一番话,就去抠下一块。

但被我敲碎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破罐子就得破摔,说不定还能摔出什么意外的收获。

所以这个时候,只要上级的一个命令,甚至是一个建议都行,敦煌研究院就会毫无顾虑地去做这个检测。

因为上面有领导担着,

毕竟,这可是难得的研究机会啊,敦煌研究院不会轻易放过。

所以,当我在电话里给神秘人说道“我只有一个请求”的时候,他笑了。

“我还以为你不怕死呢,事到如今,知道害怕了吧,哈哈。求我救你一命吗?”

“我只请求你,能够给敦煌研究院一个建议,如果强硬点,最好是命令!请他们对那些掉落在地上的壁画碎片,做一个断代检测。”

当时神秘人也怔住了,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幽幽地说道:“你冒着巨大的风险这么做,就是为了促成这个检测?”

“嗯。”

“理由呢?”

“年代,我想知道它的年代。我不信看到这么多同样的壁画残片出现,就没人怀疑洞壁上壁画的真实年代!为什么过了这么久,不仅没有行动,连一点点这种声音都没有?成本太高、代价太大,关键是,壁画太完整,太有年代感了,没人敢这么做!好吧,那就让我来,毕竟撼动大树的,总是蝼蚁。”

“你就这么肯定?”

“我一点儿也不敢肯定,只是直觉。”

又是长久的沉默后,电话里的人才说道:“我试试。”

……

黄显达走后,我躺在床上,笑了:“看来,我赌对了。”

虽然我猜到了洞壁上的壁画很有可能不是五代时期的,但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它竟然会是十九世纪的产物!

“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我在心里默默念叨着。

当我念到十几遍的时候,我触电般地在床上坐直了身体,圆睁着双眼。

“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圆篆在莫高窟第17窟发现了藏经洞……”

“1900年,正好是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