馪在这一次庆祝宴上,乡亲们从卫世传口中得知,涛天考上了大学没有钱上,纷纷募捐,反正一毛两毛,一块两块,多少都是大家的心意,多的多捐,少的少捐。
乡亲们表现出一致的团结:咱们穷苦老百姓家好不容易出一个大学生,怎么能让他上不起学,我们就是省吃俭用也得把他供出来。
就在这次庆祝宴上,涛天的学费凑齐了,他才懂得卫世传的良苦用心。他突然对这个人称“卫杠子”的老头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涛天端来一把椅子,将椅子放在上位,拉着卫世传,让他坐在椅子上。
卫世传正一头雾水时,涛天“扑通”跪在了地上。
“世传叔,请受我一拜。”
卫世传“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要将涛天扶起来,涛天长跪不起。
“娃呀,你不要这样,我这也不是碎碎个事嘛。”
“世传叔,你必须受我这一拜,你如果看得起我石涛天,以后我就是你半个儿,让我做牛做马我都心甘情愿。”
涛天有情有意,卫世传也盛情难却,只好接受娃的一拜。
接着,涛天转过身,跪在地上,给在座的父老乡亲磕了三个响头。
父老乡亲们纷纷上来搀扶。
“娃呀,你不要行这么大的礼,你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对咱乡亲最大的报答了。”
“各位叔伯婶子,以后我涛天学成后,一定回到咱村里,造福咱村。”
“娃呀,你看你,人家都往外面跑,大城市机会也多,你好不容易走出去了,就别再想着回来了,你飞得越高越远,我们都替你高兴。回到咱这穷山沟沟,真的没有啥前途。”
涛天眼睛模糊地扫视着每一位乡亲的脸,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善良的笑容,那属于黄土高原特有的红扑扑的脸蛋和沟壑一样的皱纹。
带着世传叔和乡亲们的美好祝福,涛天终于有机会实现他的大学梦。虽然他即将摆脱农村,通过知识和文化将自己的目光改造得长远,彻底从狭隘与短视中解脱出来。但是他觉得骨子里仍然应该保留一种东西,那就是农民的纯朴和踏实。
小五也向涛天送来了一个礼物,就是他雕刻的《连中三元》的一幅砖雕作品,涛天接过小五的礼物,轻轻地在上面抚着每一个纹理,像是在触摸着爱人的指尖。
又有乡亲开始起哄。
“卫杠子,你看小五与涛天这娃多般配,你干脆把娃收成你的女婿算了。”
小五的脸被羞得通红,卫世传看在眼里。
“这事就不劳你们操心了,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赶紧吃,吃好喝好耕你的地去。”
民泰他妈嘴凑到于凤仪的耳畔说了一些私密话。大致意思是,涛天兄弟两个,也没有爸,只有一个妈,多适合入赘上门,娃也很优秀,咱肥水就不让流入外人田咧。
于凤仪耳朵根子一软,觉得就是这么个理。
不过,大人们之间无论怎样意淫,娃们现在的情况也不允许他们谈婚论嫁。涛天才准备读大学,学费都是大家凑的,哪有余钱多想。小五嚷嚷着要去读大学。
以后他们能不能走到一起还得看缘分。有缘分,拆也拆不开。没缘分,八头牛也拉不到一起。
在一旁的卫世传看到小五将自己雕的那块《连中三元》送给了涛天,又从涛天手里拿过来看了又看,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可惜呀·····”
虽然卫世传没有将话说全,小五也知道他没有说出口的那半句是啥。
石涛天不知道为什么,他也很喜欢青砖上的雕刻,不知道是爱屋及乌还是什么原因。
乡亲们现在三五一簇,端着萝卜肉片烩菜一边吃,还一边划拳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