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接过信看了一眼,信封寄信人一栏醒目地写着“石涛天”三个字。
小五的面色沉着进屋,卫世传关切地问:“谁给你写的信?”
小五沉着脸说:“石涛天。”
“涛天给你写的信?你咋不高兴?”
小五没有回答父亲的问题,提着信脚步沉重的回到了房间,她缓缓的撕开了信。
“小五,我想给你分享下我的大学生活,大学里的图书馆比我们县里的馆大很多,里面有很多藏书,而且借阅都是免费的,我每天都会借一本,有些一个晚上就读完了。有些长一点的三个晚上就看完了。大学的老师都很年轻,感觉跟我们年龄差不多大。大学生活也很丰富,我还当上了班长,进入了学生会。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你一定要好好复习,明年就可以享受大学生活了,说不定咱们还会在同一所大学。”
小五手里握着那封信,信纸已经被她的手指捏得有些皱褶。信中的字迹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刻在她的心上。
然而,当她想到自己已经不得已退学,内心便涌上一阵难以言喻的痛苦。她曾经也梦想过大学生活,想象过自己在校园里学习、成长的场景。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由于种种原因,她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梦想。
她感到自己仿佛被孤立在一个荒岛上,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而她却无法前行。她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付出,想起那些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泪水不禁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她知道,生活还要继续,她不能一直沉浸在痛苦和自责中。
她再次看了看手中的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他一直在关心着她,鼓励着她。这份情谊让她感到无比珍贵和幸福。她决定把这份感动化作动力,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她将信夹在了《平凡的世界》那本书中,然后搀扶着父亲进了书房。她专心的用刻刀在砖上刻着,父亲在她的耳边为她讲述着一些专业知识。
因为这些书没有文字记载,都是口口相传的方式。爷爷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了父亲,父亲又传授给了她。
小五的手在坚硬的砖头上游走,卫世传灌耳音似的给她讲述着砖雕的一些基本知识。
“关于制泥这个环节对于小五来说已经没有问题,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将黄土和红土里的沙子过干净,然后混合。接着将土放在院子里晾晒好,混合在一起,制成粗泥,用木棒和榔头反复敲打,就像和面一样,让泥细腻、润滑。按照制作者的大小要求,小五将泥制作成长方形、正方形和盒状青砖坯模······“
“哎呀”,小五大叫一声,捉刀掉到了地上。原来小五在雕刻的时候,又想到了涛天的信,一走神,左手食指被刻刀划破了,血滴到了砖上,将砖都染成了红色。
好在卫世传的书房里准备了酒精和纱布,因为他以前在做砖雕的时候也经常受伤,小伤他都是自己处理,所以也有了一些经验。卫世传帮小五清理了伤口,然后用纱布帮小五的手包好。
“小五,看你今天脸色不好,不行你休息吧,我来雕一会,我慢慢弄,弄一点是一点。”
“爸,我没事,包上就不疼了,我还能雕刻。”
小五说着戴上了手套,开始雕起来。
父亲生病,母亲去世的打击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她从原本的生活轨迹中强行拉出,抛向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她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崩塌,曾经的梦想和期待化为灰烬。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她开始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力量。
痛苦和失落并没有将她击垮,反而激发出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强。她明白,生活不会因为一次挫折而停止,而她也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自己的人生。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努力寻找新的方向和目标。
她决定在砖雕这一行做出一些成绩来。尽管这个行业在传统上一直以男性为主导,但她坚信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可以打破这个界限。她开始认真学习砖雕技艺,每天不停地练习和摸索。她的手指磨出了水泡和茧子,但她从不曾抱怨。
每当有空闲时间,她就会沉浸在砖雕的世界中,用心感受每一块砖的质地和纹理,试图将它们转化为精美的艺术品。
只有这样,让自己忙起来,她内心的痛苦才能够被转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