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车间灰尘(1 / 2)

遗脉相承 黎庶 2418 字 2024-03-03

"在区里的精心组织下,涛天和卫世传踏上了前往外省砖雕公司的学习之旅。这次的学习,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次技艺上的提升,更是一次思维的转变。他们深入了解了外省的砖雕技艺、市场运作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回到村里后,涛天和卫世传迫不及待地与村民们分享了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发现,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对砖雕这门技艺充满了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深入学习。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大胆采取一个行动:只要村里爱学习砖雕的人,都给他们教,用砖雕带动扶贫攻坚。

这个决定迅速在村里传开,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村民纷纷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这不仅能让自己的技艺得到提升,还能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于是,涛天和卫世传开始组织起砖雕培训班,邀请村里的年轻人参加。

在培训班中,涛天和卫世传不仅教授了砖雕的基本技艺,还分享了他们在外省学习到的市场经验和经营理念。他们鼓励学员们要敢于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砖雕作品。

另外,在涛天的建议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渐渐响起,涛天和卫世传站在厂房外,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大机器生产,对于他们这个传统的砖雕村庄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机器运转起来,它们的铁臂和齿轮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灵活地舞动着。原本需要人工削刮、雕刻的繁琐工序,在机器的帮助下变得轻而易举。一时间,厂房内充满了砖雕成品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生产效率的提高让涛天和卫世传惊叹不已。原本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如今在机器的助力下,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他们看着一件件精美的砖雕作品从机器中诞生,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随着产量的增加,市场的反应也变得热烈起来。原本对砖雕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在看到这些新品后,纷纷表示赞叹和购买。他们惊叹于机器与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更被砖雕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然而,随着机器的引入,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一些原本依靠手工技艺谋生的村民开始感到不安,他们担心自己会被机器所取代。涛天和卫世传明白,这场变革不仅仅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对村民们心态和观念的挑战。

于是,他们开始组织培训课程,帮助那些受到影响的村民学习新的技能。他们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变革,要勇敢地面对未来。同时,他们也强调,机器虽然强大,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逐渐适应了新的生产方式,也开始理解和接受这场变革。他们明白,大机器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新和发展。在涛天和卫世传的引导下,他们开始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砖雕创作中,创作出更加独特和富有创意的作品。

看着厂房内忙碌而有序的生产场景,涛天和卫世传知道,他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他们用大机器生产的方式,让砖雕这门传统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他们也将继续努力,带领村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