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沉默,因为惠太妃说的有道理。
虽然大祈江山近两百年都是萧氏做主,可历史长河里,朝廷更迭不断,江山从来不会永远属于某一个氏族。
但大祈的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不能因为萧氏皇族受到战火伤害。
“可惜,我和平儿现在都是已死之人,不然也该去怀王府吊唁一番。”惠太妃垂眸叹息。
奚灵月因为她的话,脸上的深沉也缓和了。
“过两日,怀王下葬的时候,我代老姐姐去给怀王说说话。”
惠太妃点头,“有劳妹妹了。”
到了怀王下葬那日,奚太妃去了,凌婵没去。
奚太妃按照约定,在萧熠墓前说了会儿话,她是长辈,不用给萧熠行礼,但上柱香送一程还是可以的。
她也替惠太妃上了一炷香。
“太妃娘娘,身子要紧。”魏清婉在一旁扶着奚灵月。
今日,萧泽和左东柔也在。
看到奚灵月一副要倒地的样子,左东柔让人去告诉她,若是身体不适,可以回马车上休息。
奚灵月很听劝,麻溜的就回到了马车上。
“哀家看到左东柔那样子就觉得不舒服...”奚灵月接过魏嬷嬷递来的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之前没觉得那么难过,可是到了这里,气氛一来,她也忍不住的落泪了。
但是看到左东柔,她就浑身不舒服。
皇嫂勾引亲小舅子,这...
她抚着心口,无比庆幸自己一直以来对萧瑾严格要求。
自萧熠出事到现在,坊间百姓虽知道,却没有之前知道萧瑾出事那般的悲恸。
大家反而人人自危...
葬礼结束,左东柔回到宁寿宫,她十分疲累,而且觉得腹部隐隐作痛。
“嬷嬷,请太医过来看看。”
“哀家这身子有点不利落。”
左东柔倚在床榻上,有气无力的忍着。
嬷嬷也没多想,转身就去请了御医来。
王御医接到了左东柔的传召,心里忐忑不安,最近皇家事情频发,太后的心情烦躁。
若是伺候得不好,影响前途事小,就怕招来杀身之祸。
他惴惴不安的来到左东柔的寝宫,恭恭敬敬的行礼,“微臣参见太后娘娘。”
左东柔招招手,示意他来把脉。
王太医小心翼翼的号了脉,当他把出脉象的时候,脸色猛然不变。
身心同时颤抖...他这次怕是真的要有杀身之祸了。
左东柔感觉到王太医的颤抖,拧着眉头不爽的斥道,“王太医,哀家到底怎么了?”
看到王太医的脸色乍变,“莫不是哀家得了什么重病?”
“哀家允你直言。”
谁知道王太医居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伏在地面上求饶,“太后饶命,太后饶命啊。”
左东柔很是不耐烦,“到底是什么病?哀家恕你无罪,说!”
王太医拼了老命叩头,一声响过一声,“太后,微臣不敢。”
到这里,左东柔突然意识到问题了。
她站起身来,“王太医,想必哀家只是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导致的身体不适,请你开药方给哀家调理吧。”
太医连连谢恩,站起来,拿出纸笔,开始抖抖索索的开药。
他是开了一些滋补气血和疏肝解郁的药材,但都避开了对胎儿有害的那些。
开完药后,王太医再次向左东柔行礼,“太后,微臣这就去抓药。”
左东柔叫住他,“有些东西能留,有些东西不能留,王太医知道哀家需要什么吧?”
“是,是,微臣知道。”
走出宁寿宫,王太医松了一口气,用袖子擦拭额头,喉咙里发紧,他都不敢轻易吞咽。
他,居然把出太后是喜脉。
太后是喜脉...
先皇都死了快两年了,太后居然有喜脉了。
那那些传闻...
王太医打了个哆嗦,总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他拢紧了衣襟,加快脚步回御医馆,因为害怕,腿脚没力,连着摔了好几次。
终于赶到了御医馆,抓了几副滋补气血的药材,又抓了一副...落胎的药。
然后匆匆的跑出御医馆,却不料,身后有人走了出来。
此人身手矫健,掠身跟上了王太医。
左东柔等在宁寿宫里,神色温怒,一手抚在肚子上。
身边最亲近的嬷嬷来回踱步,嘴巴里嘀咕着,“怎么还没来?”
这件事太大了,要是传出去...
嬷嬷看了眼故作镇定的左东柔,“太后...”
左东柔心里也是震惊的,这段时间的事情太多了,她竟没注意到自己的癸水。
“别慌了,一会儿喝了药就没事了。”左东柔佯装镇定。
王太医急冲冲跑来,恨不能脚底生烟。
他这次没进入寝殿,在外面就把药材交给了嬷嬷。
嬷嬷交代,“还请王太医守在外面,若是太后喝了药之后,身体有什么不适,还需要太医给太后再把脉。”
王太医连连点头,“是,是。”
他不敢走,只能站在外面等着。
熬药时长一般是半个时辰,王太医就在宁寿宫外等了半个时辰。
药送到左东柔房间里的时候,在瑞王府的凌婵也得到了消息。
她打开宁寿宫的监控设备,调整角度看到宁寿宫里的情况。
萧瑾也跟着她戴上了眼镜。
宁寿宫外,嬷嬷端着汤药进了屋。
“太后...”这种事不能假手于人,只能是左东柔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才可以。
左东柔看了嬷嬷一眼,“放着吧。”
声音有点微微颤抖,听得出来,她很害怕。
落胎的药最是凶险痛苦,左东柔在后宫之中,又怎么会不知道?
王太医在外面,心里直念叨,太缺德了,太作孽了。
他是行医救命的,如今却在害人性命。
但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祈祷太后不要有任何事情,不然,他要跟着魂飞九天了。
自古来,大祈将就以礼治天下,对礼仪、规矩要求特别严格。
就好比萧珩去世,百姓间三月内不得婚嫁,一年内不得筵席欢闹。
百姓间还有孝子三年内不进内室的说法。
也就是说,孝子不得和妻妾同房,更别说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