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往事不可追(2 / 2)

外面下雪了,雪天路滑,他开了两小时的车,才到宋锦住的酒店。

她凌晨五点不到就起来化妆做造型,直接刷卡进屋,洗了澡躺床上睡觉。

第二场戏刚拍完,宋锦绷紧的脑回路,总算放松了。

小米跑过来,小声在她耳边低声说话。

她脸上的笑容,绽放的更灿烂。

“要拍了,你先订些吃的,他不喜欢……”

“知道,知道,你每天都会念一遍,保证不会下错单子。”

“去吧。”

宋锦的脸上是隐藏不了的好心情,早上加班加点的拍戏,下午还要出席活动,赶通告的苦恼全被顾初节打破了。

算他有点良心,大清早就来见她。

心情好,做什么事都很顺利。

徐导想让宋锦超水平发挥,提了好几个过分的拍摄要求,没想到她都完成了。

“不错,年轻一辈很少能做到。”

“徐导,我看差不多得了吧,咱们是拍戏又不是搞演员培训班。”

副导演追求效率,和高诚诚是一路人。

徐导有点扫兴,“遇到好苗子就不要计较那么多。”

“我知道,但咱们时间不够了。”

“关键镜头要抓稳,细节和主线表现好了,不怕电影口碑不好。”

“徐导啊……”

副导演欲哭无泪,他跟他说速度,他和他扯品质。

谁不知道品质很重要,这部戏光是剧本就打磨很久了,演员贴合角色,只要拍了准能获奖。

徐导想把电影拍的美,可也要注意时间呀。

慢工出细活的电影有,几年拍一部戏的老导演很多。

但市场经济不允许电影拍太久,一来错过这次宣发,电影面临被积压的风险。

二来拍片的人太多了,扛着个摄像机就敢自称名导,电影排期也是问题。

这回把宝压在宋锦身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精品电影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十几年磨一剑。

很多电影打着很用心的旗号,实际上连剧本逻辑都不通。

这部电影剧本三年前就成型了,编辑都换了好几个。

夏天时版权才敲定,里面的内容全是现成的,景也提前搭好了,成片后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做后期。

三月八号上映,能赶上妇女节,还避开了圈钱的贺岁档。

高诚诚把算盘打的响,每一步都安排好了,就差影片。

副导演入股了,高诚诚同意给分红,自然着急。

徐导那双狐狸眼,早就看透这些花花肠子。

懒得和这群追求速度的人计较,他们倒好,安排到他头上来了。

徐导拍了二十年的电影,什么片子好,哪个片子能获奖,一眼就能看透。

“你给高诚诚打电话,是想赶鸭子上架,还是要获奖。”

“他给我一句准话,我才会接着拍。”

徐导的脾气上来了,谁的面子都不卖。

副导演陪笑脸都没有用,只好跑去角落里给高诚诚打电话。

宋锦频频看表,问场务后面一场什么时候拍。

“拍是要拍的,导演想拍的更好,我去问问。”

场务也一头雾水,看到副导演回来了,过去打探消息。

徐导脸色铁青,副导演手舞足蹈地讲,像耍猴一样。

“我的大导演诶,你想怎么拍都成,最晚一月初要杀青,可以不?”

副导演都要擦汗了,为了部电影跟大导演闹矛盾,还要亲自解释,苦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