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康少卿汇报完之后,问道,“那么这次事故的原因是天灾多一点,还是人祸多一点?”
康少卿……
这是送命题。
谁能知道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
要说人祸多一点,一方面得罪了永安侯,另一方面,皇帝在这起事故中也不能说毫无错处,还有工部和户部的那些官员全部都有一定的责任。
“天灾多一点……”康少卿回答道,“如果没有这场大雨,这些事故都不会发生。”
皇帝却冷笑一声,“你是让朕怨这天下的雨太多了。”
康少卿心里想,臣哪里敢?
“还是说你怕得罪人,所以不敢说实话。”
皇帝的话让康少卿无言以对。
“你们一个个地就没有阿淳那股果干劲儿。”
康少卿一脸迷惑,阿淳是谁?
“定国公。”
李公公见康少卿一脸蒙逼,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康少卿马上说道,“微臣与国公爷差十万八千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康少卿这段马屁拍得皇帝挺舒服,虽然不是拍在他身上,但他听着也舒坦。
“既然你说人祸也有原因,那你给朕说说哪些人有错?”皇帝直勾勾地看着康少卿。
康少卿在心里说了自己十来句真倒霉,然后如实说道,“楠县主只拿来了设计图纸,没有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明,这是第一错。”
“永安侯提供给户部的图纸,也没有进行现场验证,这是第二错。”
“户部官员拿到图纸也没有招有经验的人勘测,这是第三错。”
“工部官员觉得水塔和水排很好,然后四处推广,也没有因地制宜,这是第四错。”
康少卿说得头头是道,皇帝颇为满意。
“好啦,朕知道了,把你调查的结果写一个折子给朕呈上来。”皇帝说道。
康少卿铿锵有力地答应一声,扣头之后退出了营帐。
叶楠已经抖成了麻花,虽然皇帝两次给她恩典,可她从来也没有与皇帝见过面。
叶楠见到皇帝三呼万岁!
“你知道自己错了吗?”皇帝冷声问道。
她早知道自己错了。
“陛下,臣女错了。”叶楠声音发颤,但回答得却干脆利落。
叶楠的态度,皇帝还是满意的。
“那你说说你错在了哪里?”黄帝问道。
“臣女不应该没有仔细地调查研究,就擅自将图纸交给父亲。”
“父亲已经好几年没有立功了,他立功心切,所以臣女是想帮他。”
叶楠心里虽然害怕,但早已想好了对策。
皇帝是推崇孝道之人,只要她背上一个孝子,即使错,皇帝也不会重重的责罚她。
她刚刚得到县主的封号,而且有了品级,她不想功亏一篑,再回到之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
这件事故爆发之前,她在京城人气高涨。
康乐坊金阳台奖她的呼声甚至要超过洛玉燕,这是她唯一一次赢洛玉燕的机会,她也不想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