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打的旗号是诛杀阉党,符合政治正确,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强行阻止只会叫人觉得朝廷偏向宦官,这非但会折损朝廷的威信,更会丧失人心。
何进听的满面铁青,只感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董卓这么难缠,他绝不会听从袁绍下达那愚蠢的命令。
对了,袁绍!
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何进望向眼下困境的始作俑者,想要个解释。
一直沉默的袁绍见状,也知不能继续闭口不言,当即道:“想让董卓回去倒也不难,他之所以敢违令不遵,便是因为占据除奸的名义。只要化解掉这个大义,董卓再是蛮横也只能立刻返回凉州。”
“办法很简单,大将军只消迅速擒杀阉党,铲除十常侍即可。”
“董卓
是来除賊,而阉賊已经平息,雒阳一片安宁,他自然也就失去继续向前的名义。再往前走就从除賊变成了賊,董卓奸猾不会犯此蠢事,只要大将军立刻肃清阉党,即便不派人劝阻,他也会迅速自行离去,不会在司隶多做停留。”
此话一出,顿时引得满堂喝彩。
不得不说袁绍此计还真能完美化解眼下困局,只要先手灭杀十常侍,哪怕董卓再是桀骜不驯,也只能乖乖退去。
而灭除奸佞的功劳,依旧会算在己方头上!
种邵闻言也是颔首,称赞袁绍机智。
一时间何进颇为意动,同时也有些犯难。在宦官问题上姐姐何氏已经退步,宦官被尽数免除职务,便是张让赵忠也是如此。阉人们失权失势,全都跑到自己府上跪地认错,看到张让那痛哭流涕的模样,何进也心软了。
宦官固然可恨,但要是当初没有这帮阉人,他妹妹也不会被选中,他何家更不可能从屠户跃升为名门。再者后来何氏毒杀王美人时,若非有十常侍求情,灵帝刘宏早就把妹妹废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阉党对他何家外戚有着大恩。此际他们已经失去权势,再不成威胁,就非要将其弄死么?
何进犹豫了,故此在那一天他没有接受袁绍立刻诛杀奸佞的提议,将送上门的宦官们又放了回去,甚至还宽慰了一番。
如果没有董卓这么一茬,双方该是都重归于好了。
“我已赦免十常侍之死罪,眼下他们全都失去了职务,也没有抗拒的想法,本将军又怎么好再痛下杀手?”
此话一出,满堂失声。
文臣将校们面面相觑,只感到滑稽荒唐。当初力排众议,口口声声说要与阉党势不两立的是他何进,现在心慈手软的又是他何进。
这般反复无常,又能做成什么大事?如此蠢人也能担任大将军,真是大汉的悲哀。
深深叹息一声,种邵当即拂袖而去。
“我会履行职责,全力阻拦西凉军进犯京都,为此即便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但董卓暴戾毒辣,行起事来肆无忌惮,只怕也挡不住太久。”
“率先诛杀阉党自能使董卓退去,如何决断全凭大将军。不过外兵入京,会发生什么都
有可能,倘若作乱,京畿卫军又有把握控制住局面么?他们战得过西凉边军么?就是战而能胜,又能保证大汉京都安然无恙么?如若不能,大将军身败名裂沦为千古罪人事小……”
“而我大汉国祚若因此受损,就是将你何家株连十族都无法弥补!”
种邵走了,振聋发聩的洪亮声音却回荡在宽阔厅堂中,叫何进羞愧难当。
……
感受到满堂望来的莫名目光,何进满脸燥红,当即拍案道:“立即收集十常侍的各项罪证,七日后汇整成册上奏朝堂,我会在殿上请陛下诛杀十常侍,将西园宦官连根拔起!”
见何进终于下定决心,一众部曲的面色稍微好了些,当即齐齐高呼英明。
唯有那袁绍满腹不解,诧异道:“阉党罪状罄竹难书,犯下的恶行世人皆知。又何须耗费时间去一一搜罗,反倒露出风声给他们应对的时间。大将军既已决断,为何不以雷霆之势直接将其擒杀,就是非要走流程,也大可以在事毕后补上,诛杀国賊,绝不会有人说您专权。”
“当务之急是诛杀阉党,逼迫董卓率部离去,罪状什么的完全可以延后,就是非要列取,也用不着七日啊!”
“我意已决,本初勿要复言!”
大手一挥,何进当即宣布议事结束。
诚然,诛杀阉党根本不需要罪状,只要出手就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但自己毕竟赦免过了十常侍一道,又忽然将他们擒杀,实在不是英雄做的事。
给下属足足七日来搜寻,该是可以写满一仓库的大小罪状。到时候拿几辆大车来装这些罪行书,看张让赵忠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真不是他何进出尔反尔,完全是宦官做得太过,自己免你一死,但公道不免啊!
完全可以猜出主家的想法,逢纪、何颙、荀攸三位智囊对视一眼,都苦笑着连连摇头,倒也没有出声劝阻。
反正说了也没用,没必要浪费口舌。
大将军还是太不自信了,执掌天下军权本该龙骧虎步,他却硬是走的一步三回头。杀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阉竖都要网罗罪证来壮胆,否则都不好意思下手。
此人绝非明主,何况当下又是乱世,自己还是要早做打算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