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大势已去尽悲怆(2 / 2)

汉末争鼎 骠骑大将军 3473 字 2023-04-28

“别说了,快走!”

瞅见大单于终于松了口,一众王公贵族也大松一口气,当即簇拥着塌顿就朝外奔去。在王帐外边还有数百贵族骑兵,这些骑兵无一不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精锐。有这些精锐护卫,再加上北营的族人,乌桓虽然缩水将近七成,但三四万军力依旧可以在草原称王称霸。缓上个几代人,未必就不能重现辉煌。

不过无论怎么自我安慰,这些乌桓的高层都已经认清楚一个事实,那便是近些年在草原称王称霸的乌桓,在王耀出兵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可逆的走向了没落。

亲身经历部族由盛转衰,在场众多贵族没有一个人脸色不难看,没有一个人心中不悲痛。还真是应了那句俗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汉再怎么衰落,都是天下的霸主,即便其内部正处于动荡之中,皇帝都被乱臣賊子所挟持、沦为一个只会点头的傀儡象征,但无论华夏自身乱成什么样,收拾起域外异族都是轻轻松松。

先是南北匈奴,接着又是鲜卑,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乌桓了。

悲痛之余,不少头领大人忽然对塌顿心生怨隙。汉臣王耀如此强大,接连收拾了那么多域外异族,塌顿作为乌桓王,就早该想办法与王耀交好,而不是就这么龟缩在别人边界线上伺机而动,如

此行事别人不打你打誰?

就是卑躬屈膝、似南匈奴那般沦为王耀的奴仆附庸,这也比眼下情形更让人接受啊!塌顿,真不配做部族的王者!

怀有此等想法的贵族并不少,其中甚至还包含了左贤王博日等人。

此刻他们全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自己昔日的所作所为,那些提议也全忘怀了。仿佛平日里极力推崇掳掠汉疆的不是他们,而是一直在避免冲突的乌桓王塌顿。

……

“真是天真,还以为自己走得了?这并非网开一面,而是十面埋伏。”

大寨外边南面的高地上,王耀站在紧急搭建的临时高台上,手持望远镜细细观察着賊营中的动向。

高上加高,给了他极其优越的视野,能将寨中动向一览无余。

围三阙一,是自古以来的战术原则,这次他也采取了此等战术。

当然也并非全是遵循传统,一是为了防止乌桓人狗急跳墙,表面上留条活路将使得他们难以拼命。至于其二,倒也是现在自己手上兵力并不宽裕。

倘若四面围攻,就注定要降低其余三面的军力。而没有退路,敌军自然疯狂应战,如此一消一长,只怕己方就再难打出眼下的碾压之势了。

精锐忠诚的兵将,能多保留一个算一个,王耀永远也不会嫌多。

不过问题不大,随便塌顿怎么跑,也逃不出自己为他精心编织的大网。

张辽张扬,鲍信于禁还有曹仁,或许单就武艺上比不过关羽张飞赵云这一类顶尖战将,不过差距也不算远,两相拼斗个百来回合基本没有问题,对付乌桓这些蛮夷自然更不在话下。

“主家,可否要派遣骑军追杀?末将愿率军斩塌顿于马下!”

“派骑军追杀?几千人追几万人?不妥,待到

三路军兵彻底突破乌桓大寨再去追击也不迟,现在还为时尚早。”

“谨遵主家之令!”

远远望到王帐异动,一众乌桓王公正在大批护卫的伴随下朝北营逃去,孙观尹礼两位泰山军将就有些跃跃欲试。

他二人立功心切,非常想要将塌顿斩于马下。王耀见状忍俊不禁,当即就否决了这个荒唐的提议。

孙观尹礼是勇将,但除了个勇也就啥都没有了。就武技来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常年习武的自己,塌顿再差也是二流战将,两个末流带着几千轻骑兵去追杀同样规格的几万骑兵,说实话这多少有些不知死活。

轻轻摇了摇头,一个早有的想法浮现在王耀心中,愈发坚定起来。

就是现在新式军队逐渐发展起来了,老式冷兵器也不能不管。一味的训练军兵是不够的,中上层的将校也要培训。

对于一个将领而言,难道只是敢拼敢打不畏惧死亡就行了么?自己麾下的大将们都还不错,头脑较为清晰不容易犯错,但是中层的小将校尉们就差得多了,似孙观尹礼这样不知轻重者绝对不在少数,他二人只是大批中层将校的一个缩影,在占尽优势敢打敢拼固然不会失敗,但誰能保证每一次都占尽优势?

倘若势均力敌甚至弱于敌方的情况出现,将校们还盲目自信急于立功,惨痛的失敗便在所难免。新式军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还无法取代冷兵器部队,针对传统军队军官的培训不可省略,必须要展开。

是时候组建军校了,或许这种后天的方式难以培养出惊天动地的帅才,却能保证全面提高所有将校的军事素养。

决定水桶储水量的关键因素从来不是最高的那块板子,而是最矮最低的板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