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李世民转而开怀大笑道:“明王的请求朕准了,来济的请求朕也准了。”
李治:“……”
他又懵了。
李世民将太子的反应看在眼中,淡淡的道:“阿难,你来讲。”
张阿难道:“明王在岭南好像要搞大事,但是他手中无人可用,来济去了,他怎么会让来侍郎好生离开呢?”
李治:“……”
不过,他注意到了这件大事的核心——银矿!
李治惊喜交加的道:“难道说……明王在岭南发展了新的银矿?”
李世民把手中的纸条递了上去。
李治看了一眼,眼睛瞪的溜圆。
李世民正色道:“让中书省拟旨,让来济明白朕的意思,省得他一心想回来。”
李治却道:“父亲大人,稚奴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朕面前还有什么不当讲的。”
“我大唐为了银矿踹你,是不是……”
李治话音未落。
李世民的面色微冷。
李治当即不敢说话了。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道:“朕能够令四夷臣服,尊朕为天可汗,凭借的可不是妇人之仁。”
“掌控一个帝国,一切都需要财政支持。如果财政亏空,不仅仅是民不聊生,更可能会皇权旁落。”
“五姓七望一直在虎视眈眈,等着李氏皇族虚弱的一天。朕这一生,已经无法彻底铲除世家门阀,以后你要替朕完成。”
“只有如此,我大唐才能够江山永固。”
李治凌然道:“稚奴方才太过愚钝,孩儿谨记父亲大人的教诲。只不过……”
“只不过此举有损朕的天可汗之名,可对?”
李世民不等他回答,便道:“你放心,明王会替朕想到解决的办法。”
李治:“……”
原来,明王在父亲大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
岭南。
今日是大唐宝船试航的日子。
宝船已经下水,就等明王一声令下。
由于技术限制,再加上周秉正本身也担心成功率,将宝船的尺寸缩减为长约三十丈,宽约十二丈。
船分三成。
每一层皆可跑马。
为可筹建这艘海船,周秉正将最近一个月的琉璃销售营收,几乎全砸在了上面。
众人在这座雄伟的宝船面前,只能抬头仰望。
刺史刘梦书等人亦在旁边观看。
就在这时。
圣旨送达。
来济接过圣旨后,脸色如丧考妣。
陛下,我可是特使,是来查岭南发生的事,不是到岭南任职的啊!
我还是户部侍郎,没听说户部侍郎在地方任职的,这不合规矩啊!
当真是欲哭无泪!
早知道就不应该来!
晋升为户部侍郎又如何?
形同虚设!
并没用!
周秉正开心的道:“没想到老济你与我共事,竟然会开心到哭,这是我没想到的。”
来济:“……”
你哪个眼睛看见我是开心哭了?
原本还以为打赌赢了,白得一套十二生肖,没想到赌局还没出个结果,陛下竟然会下发圣旨,让他留在岭南不要回去了。
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来济幽怨的道:“明王,你是不是背着我,向陛下奏请了。”
“没有!”
“绝对没有!”
“你之所以能留下来,一定是因为我和陛下心有灵犀一点通。”
周秉正矢口否认。
来济一点办法也没有。
周秉正承认与否,都改变不了圣旨既定的事实!
吉时已到。
周秉正站在高处,大吼道:“开船!”
大唐宝船扬起风帆,缓缓向大海里驶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