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看铺房(2 / 2)

紫苁茗有空间这个大秘密在,若是买下这房子并不打算给伙计提供住处,只作明面上的库房。

而库房门开在后墙,朝向后院,得去到后院才能开门进去。

最东一间与其他五间不相通,是守门人的房间。

从大宅门进去就是一个两米多宽的院子,右拐过院墙屏门,是独自一间倒座房的单独一个狭小院子。

大宅门院子左拐通过院墙屏门就是垂花门院子。

屏门右拐几米进了垂花门就到了二进四合院,北房三间及左右耳房各两间(三正四耳)。

东、西厢房各两间,还各设一间“厢耳房”,在厢房和分开一进、二进的院墙之间。

垂花门左右一条抄手游廊连通了二进四合院所有的房间,下雨天也不怕淋到。

中间三丈宽的院子里,东厢房耳房是厨房,厨房门口外的墙角有一口水井,上面有一个防尘木盖。

水井四边用青砖砌起一米二高的围墙,上方是抄手游廊外挑一米五的房檐,人下雨天打水也不会被雨淋湿。

西厢房耳房是茅厕,背向茅厕门口右边一进、二进之间的院墙摆着八盆开满了月季花的盆栽,左手边茅厕外墙壁也摆了六盆茉莉花。

花香清幽扑鼻,门房紧闭,屎臭只能从耳房临街面,墙上最高处的巴掌大小窗飘出去了。

随后,又去了坊市区靠近西边城墙、西北城角的地方看了第二间和第三间商铺。

第三间则在坊市区,位置距离主街也很远。

三间格局、大小相差无几,就是所处的环境和距离有好坏之分。

最后以八十两银子买下参观的第一间二进铺房,比其他两家贵了二十两,做买卖位置与环境真的很关键,比较贵是当然的。

紫苁茗的空间一年能种四茬水稻,七亩水田每次能收获大概七千斤大米,一年将近两万八千斤。

大文王朝一斗大米一百二十文钱,每斗米六斤就是二十文每斤,他们一年的收获除去自己人吃掉两千斤,两万六千斤大米能卖五百二十两。

但是,在大文王朝白面粉一斤一百文,一斗就是六百文,比大米贵了好几倍。

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紫苁茗感觉自己过去一年简直就是错亿。

于是这最新一轮播种,当即把七亩水稻改为两亩,其中二分地是种的糯米。这是考虑到普通人家大多只能买得起大米才留了两亩。

玉米改为半亩,半亩种点青菜蔬果、辣椒算了。

这样一来,再除去一亩草莓、一亩海鱼塘和半亩河鱼塘,还能种七亩半小麦。

小麦亩产能达到一千二百斤,一年产四茬有三万六千斤左右,就算自家一年能吃一千斤,一年产出也能卖三千五百两左右。

发家致富之路,全靠小麦磨成面。

至于为何白面如此之贵,还是和生产力有关,古代没有好的工具来脱壳和磨面,耗费的人力和时间多,自然就贵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