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店铺左手边第一间摆放粮食,因为与库房相邻,粮食重可以不用搬太远补货。
粮食的货柜做的联排长方形木桶,每个粮筒高一米二,宽六十厘米,长六十厘米。
四个为一联排,两个形成直角的墙靠墙各放一排。
八个粮桶,侧墙一排一个放满了大米,三个放满了小米。
靠后墙的一排,两个粮桶放满了粗面,两个放满了黄豆。
面粉紫苁茗舍不得放,开业大酬宾八折,越贵的东西越吃亏,所以她坚决不放白面粉。
能摆上大米已经是她最大的让步了,并且还限定了只卖一千斤。
黄豆、粗面和小米是真真切切去进货回来卖的,不然粮食品种真的也太少了些。
粮食区中间放了长四米,宽一米二,高一米二的超大长桌,用来摆放蔬菜。
静止空间里已经囤了好多茬蔬菜,之前种得多根本吃不完,大部分都在菜最鲜嫩好吃的时期采摘或收割下来。
温暖如春的恒温空间催生了一茬又一茬的青菜瓜果,即便只有半亩菜地,等到了冬天那绿色青菜能卖的价可就高了。
所以州·脑袋瓜子转得快·栀杖打算搞一波大的,春夏秋低价收入,冬季高价卖出。具体如何操作,这都得等忙完开业事宜后才能去实施。
第二间是水果区,三米宽的地方也就摆了四个摆货架。货架共两层,长三米,每层五十厘米高,宽四十厘米。
两两背对背靠在一起摆放着,加上第一层离地十厘米,总高度也就一米一,不遮挡前后左右的视线。
每种水果都隔半米只摆十斤一竹筐,也差不多将货架摆满了。
荔枝、龙眼、葡萄这三种南方贡品水果除外,知道后再不敢明晃晃在这北地拿出来了。
暂时先囤着,以后有机会或者想到什么完美借口,再卖给达官贵人。
葡萄为什么在古代也是珍稀水果呢?
在食不果腹的农业古代,老百姓除了粮食对其他的作物都没有兴趣,葡萄属于时令水果不能保存,也不能当粮食吃。加上老百姓也没有打理技术,所以没人种植很正常。即使种出来也没用,一是挂果不多,品相不好,味道不佳。
就算偶有种得好的,葡萄又那么珍贵容易招贼或引来权贵霸占,平民百姓很难保住。
权贵、富有人家不会拿出来卖,只会自家人用或者用来送礼打通关系。
第三间暂时摆了紫父紫母编织的一些竹制用具,不是很多就是不想让位置空着。后续再慢慢想一想,进点什么货卖比较赚钱。
这个杂货区背靠后墙有一个高四米,长两米五,深八十厘米的五层货架。每层高度都不一样,可以摆放不同大小的竹制品。
该货架正前方也有一个超大长桌,也是长三米,宽一米二,高一米二的超大长桌。
用来摆放一些不同尺寸的带盖竹筒,用现代的卡扣设计,将盖、身扣紧。
都只略略地打磨过一遍粗糙的很,几个男人流水线搞。逃难前就做过三百多个装汤汤水水留着上路吃喝,业务已经非常熟悉了。
带劲咏锯竹段,州栀杖打磨,紫父做卡扣,紫玫苇负责把卡扣按上瓶盖和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