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称帝!
简短且直白的四个字。
史书会把凌宁称帝的本质写出来,就是谋反称帝,别说什么奉天而战,千年后的人根本不会相信那些说辞。
而谋反称帝,自然要被后人戳脊梁骨。
就比如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但他弑兄夺位的骂名,一直都在。还有朱棣,永乐大帝啊,依然难逃杀侄夺位的骂名。
凌宁虽然不在乎后人怎么骂他,但是凌宁和李世民、朱棣还不同,那就是他还有得操作,可以把谋反称帝的骂名去掉。既然能做,为何要背负骂名呢。
而这个关键,就是大梁太子。
这时候,
韩信请命:“主公,属下请令,立即率领四万骑兵杀往京都,不能让梁皇逃了。”
凌宁道:“梁皇想逃,那就让他逃。你觉得,他能往哪里逃?”
韩信一愣,随即脑海中浮现大梁京都南部的疆域图。
从地图来看,大梁京都位置偏西,距离大赵国比较近。
虽说西面和西北有山脉、沙漠和盆地的天然屏障,但是距离大赵国仅有数百里的距离。
当初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京都的特殊环境,其次,也怀揣着大梁开国皇帝君王守国门的心思。
但是现在,敌人还没打到大梁京都,梁皇就要难逃,真是愧对了大梁开国皇帝的教诲。
那么,梁皇南逃,他会逃到哪里?
要知道,大赵国奇袭大梁国,已经攻占了剑州、文州和蜀州等地。永安侯王冕之统兵十五万,在梁州南部设防,那里山脉较多,地形复杂,可以有效阻止大赵国进攻,但是梁皇也不可能往梁州逃。
万一大赵国突破王冕之的防线,攻向梁州了呢?
所以梁皇只能往东。
但是不要忘了,张辽、徐晃大军从洛州往南,已经拿下邓州,下一步是襄州,随后是荆州。
梁皇也不敢去襄州、荆州。
那么梁皇可选的地方不多了。
韩信分析后,立即说道:“梁皇会往赵州逃窜!然后以赵州为中心,强行征召兵力,为后续的抵抗做准备。甚至于,如果梁皇够狠,会让王冕之让开梁州北部的防御,让大赵国的兵力往北,和我们对抗。”
凌宁笑道:“你我想法不谋而合,梁皇会逃去赵州。至于引大赵国的兵力和我们对抗,这是驱狼吞虎,还是引狼入室,那就不好说喽。”
随后,
凌宁没有解释不让韩信奇袭大梁京都的用意,而是正常整顿大军,正常出兵。
两日后。
凌宁、韩信率领东部大军二十万大军出发,朝着大梁京都杀去。
而梁皇也在两万护城大营,两万禁军的保护下,仓惶南逃。朝中的显赫官员也都跟着梁皇逃之夭夭。
偌大的皇宫,只有太子和众多武将留了下来。
包括巡防营统领卫雄。
太子扫视众将,由衷道:“诸位将军,辛苦你们了。”
众将注视着太子,一脸的视死如归,齐声道:“愿为太子殿下赴死,誓死守卫京都!”
“赴死?你们都是忠勇之人啊,本宫岂会让你们白白牺牲呢。”太子突然笑了。
这个笑容在众人眼中,可能是面对强敌的凄凉之笑。
但是卫雄却挑了挑眉,他怎么觉得太子的笑容很…很爽快?!
搞什么鬼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