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罗汉与猴子(1 / 2)

赵东进在医院食堂吃饭的时候,偶遇到初中时的同学罗汉。

虽然时隔多年,但还是在第一时间都认出了彼此对方。

罗汉姓罗,他的本名叫罗成。

在《隋唐演义》演义中,罗成本来是那个时代俊俏帅气的代名词,罗汉的父母给他取名字的时候,可能也是希望自家的孩子,长大后也像罗成那么帅气吧!

可事与愿违,他的儿子没长成罗成的模样,却长得像极了当时热播电影《西游记》里面如来佛祖手下的罗汉。

罗汉和赵东进在一起同学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一点,但是两个人都来自农村山沟沟里,相同的命运和兴趣爱好,使得两人的关系亲如兄弟,那时候都是每个星期从家里带饭到学校吃,两人在宿舍的大通铺挨在一起,就连带去的饭菜也是合伙一起吃。

上学时赵东进长得比较瘦弱,经常会有一些男孩子欺负他,罗汉从小就有劲,性子烈如爆竹,发现谁要是欺负赵东进,他会拼命似的去找人家打架,给赵东进报复回来。

初二的时候,罗汉就长得有1.8米多高了,身材魁梧,是赵东进贴身的跟班。

当时他们两人还有一个姓孙的同学,那个同学长得非常瘦小,并且身上的汗毛既长又茂密,也是和西游记有关,加上他恰巧姓孙,自然而然地得到一个“孙大圣”的外号。

孙大圣是读完初中后去参军了。

除了罗汉和猴子这两个老铁外,还有一个叫韦名利的同学,和赵东进的关系也是亲如兄弟,韦名利的父亲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母亲也是吃国库粮的,在镇供销社上班。

韦名利只是和赵东进的关系好,他不和罗汉猴子等在一起玩,也不喜欢和那两个人有任何交往,说白了就是看不起农村人吧。

虽然有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一说,中间赵东进也做过好多努力,可是他们三个的关系,却始终没一点进展,后来也只能各玩各的。

少年老成的猴子曾经几次和赵东进说,韦名利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在刚刚进入初三的时候,县里的毛纺厂招工,需要交5000元的进厂保证金,入厂后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也就是那个时候俗称的吃国库粮,也有一种说法是铁饭碗。

那个时候一般的老百姓家,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拿出5000元的天文数字,可即使是这样,还得县里有非常强硬的关系,才能够争取到一个进厂的名额。

罗汉母亲的堂弟,那时候在县府就职,是他给罗汉争取到了进厂的这个名额。

罗汉的老父亲和所有的亲戚家,求爷爷告奶奶得借了一圈,好不容易凑够了5000元,就这样,罗汉辍学进厂当那个令人羡慕的工人去了。

。。。。。。

一晃六年多没见,没想到却在医院食堂偶遇到一起了。

两人先是互相指着对方伤口部位包扎的纱布。

又同时说了句:“你小子!”然后互相哈哈大笑。

任时光流逝,却没有带走那份兄弟间的默契。

真正的兄弟感情永远不会不过期!

赵东进坐在那里喝着鸡蛋汤,一边和罗汉说话等着他吃完。

饭后,两人一起回到赵东进的病房,这才知道,两人住的病房竟然是隔壁房间。

所不同的是:罗汉住的是那种一个病房8个病号的普通间。

进到赵东进的病房,罗汉嘴里啧啧地赞个不停。

“只听说干部病房多好多好,这一次我也是开眼界了。”

聊天中赵东进知道了罗汉现在还在毛纺厂上班,但是工厂的效益好像不怎么好。

也知道了罗汉这次还是因为小时候爱管闲事,爱打架的毛病犯了,被人家晚上打了闷砖头,受伤来住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