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进忙活半天,因卫生室内人多闷热,出来透透气的时候,看到卫生室门口,看到一副担子,担子的两个框子里装得满满的全是好吃的。
“恩人,你救我一命,一分钱都没收,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就把自家不用花钱的东西,随便拿了点过来,你可别嫌弃哈!”
常言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农村人虽然实在,但也明白这个道理。
来人名叫杨升传,是山后面杨家场村的,
自从前段时间在北里镇上吃火烧的时候,心脏病复发,在生命攸关的关键时刻,是赵东进大显身手,几枚小小的银针,救活了自己的性命。
当时好不容易问出了这个年轻的神医,家是老魔窟村的。
回家后的第二天,自己就跑到老魔窟村,想当面向恩人致谢。
可是接连问了好几个人,都说这个村里没什么神医。
还说不但没有什么神医,这个村就连平时看个小病小灾的药所也没有。
“药所,”二字,是当地老百姓,对门诊或者卫生室的一种俗称。
又过了两天,还不死心的杨升传又来了一次,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
这次说来也是巧了,老杨有个在北里医院上班的堂弟,昨天在集上碰见了,老杨就和这个堂弟打听,老魔窟村神医之事。
堂弟是在北里医院药库工作的,他回答说有没有神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明天那个村的卫生室要开业,今天我们正忙着给他准备中西医药品呢。
两人聊了几句,杨升传感觉这个开卫生室的应该就是自己的恩人。
......
他在家里是种植养殖的专业户,自家有苹果园,桃园,还养了一大群羊,喂了几百只鸡。
所以,今天一大早,他就把自家有的东西收拾了一担子,挑着这副重担,翻山越岭特地来感谢自己的救命恩人。
听了杨升传为了感谢赵东进费的这些周折,不光是现场的人,就连刘县长这个时候也是对赵东进佩服的五体投地。
偶尔治好一个两个病人,那算是碰巧。
如果说经手的全部病人,都能够治好的话,可就不是碰巧那么简单了。
刘县长现在甚至开始生那个记者孟栋的气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凭什么来指责赵东进欺世盗名呢?
要是那个黑大个不赶他走就好了,可以让他在现场,亲眼看看这些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不认识罗汉,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能在心里用黑大个称呼。
......
赵东进特地嘱咐李老太太,以及几个比较严重身患大病的,让他们明天再过来拿中药吃,因为从北里医院拉来的药,都还没来得及摆进药柜。
这时候,在村委会食堂吃饭的那些人,已经全部跑过来看赵东进怎么给人家治病的。
李老太太和那些来看病的村民,走的时候拿出钱让赵东进收钱,赵东进挥挥手说:“今天本卫生室第一天开业,承蒙父老乡亲抬爱过来找我看病,所有今天来的乡亲们,一律不收费!”
众人又是一阵道谢。
徐媛媛看到赵东进脸上汗水连连的,掏出一块崭新的手帕,不顾周边人们诧异的眼光,体贴地为他擦汗。
......
眼见赶过来看病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刘县长和镇上的领导们决定先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