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看书或者欣赏影视剧时,会经常看到“摄人心魂”这个词语。
上古医书中,对“摄人心魂”这个邪术致病是有记载的,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可惜这本传世的瑰宝,这本书以前收藏在皇宫的藏书阁,后来流落民间后,被鸟国人在侵略战争中搜刮去了。
赵东进师父的师父是宫廷御医,曾经精研过这本医书,所以赵东进才侥幸知道这个病名,并且也知道这个病的诊疗方案。
但是如果是一个传统的医生,哪怕是国医圣手,就是拿到治疗方案也诶有任何作用,因为除了这个治疗方案外,还需要医者有较强的内力修为。
《黄帝内经》云:“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现代医学和现代中医认为,神魂只是相关心理生理和病理现象。
中医学通用教材,对“神魂魄意志”几个字的解释,也是寥寥几字,没有展开来讲。
好像解释得清楚了,就和民间的‘魂魄’理解一样沾上迷信,所以知者甚少。
魂与魄的比较:
由于魂附于气,偏于无形。
魄附于形,与形难分,因此,魂表现在精神方面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较多。
魄表现在形体方面如“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较为明显。
赵东进和陆部长汇报,治疗需要准备上好的五年陈艾绒,干姜附子粉等物料。
陆部长指示手下立刻按照赵东进开具的清单,出去外面准备。
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赵东进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第一步,是视病人的神阙穴为一个应用八卦方位,分别扎了艮坤,延日月,下肝经,上心经。
中间间隔10分钟后运针一次,满半小时起针。
见赵东进在肚脐这里扎针,两个国医圣手老头极力劝阻。
一个说:“昨天刚有一个华夏第一针来扎过银针,也没见他扎肚脐眼。”
赵东进一边忙活一边对他说:“华夏第一针,好大的口气,请问他扎针后有效果了没有?”
老头回答:“没有。”
“那不就得了,我就奇了怪哈,扎了针没效果也敢妄称华夏第一针?”
这个老头找不到反驳的话,灰溜溜地退到一边去了。
另一个国医圣手老头看到赵东进除了在神阙穴下针,还在肚皮上其他几个地方下针,也开始发难:“这位小先生,肚脐穴本来就是中医说的神阙穴,你扎针我还勉强可以理解,肚皮的那几个部位连穴位都没有,你下针上去又为哪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