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人都洗漱完毕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休息了片刻,用完了午饭。
这时,大家才开始坐下来聊着这四个月的事情。
听了江莲玉的描述,大家也是后怕,不过不管怎样,结果是好的。
现在陛下重掌政权,颁布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他们江家村的人也是沾了不少光的。
“爹娘,村子里现在如何了?”
江继业笑着说:“非常好。”
在她来到京城后,江继业就扛起了印刷厂的重担。
如今,整个清平府都向他们这里购书,逐渐有代替手工抄书的趋势。
或许用不了多久,会蔓延到整个大乾,那时,他们的印刷厂又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将来他们会开分厂,也可能许出售技术,当然,都是后话,如今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即可。
村里也扩建了,许多人都慕名而来。
不过,后来的人却没有老江家村的人能够享有的村中福利。
即便如此,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江家村有工厂,有土地。
工厂招募工人,给的月薪不少。
江家村还有学堂,即使后来的村民子女也可以进入学堂。虽然费用是需要自己出,但还是比旁的地方便宜许多。
而田地多的人家,都纷纷效仿当初的江莲玉,将多余的地都租赁给新来的村民。
如此,整个江家村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链。
孩子们读书很是勤奋。
两位夫子也非常尽心尽力,月俸也涨了不少,再加上印刷厂的分红,两人现在的小日子过的十分惬意,金夫子今年秋天还要参加秋试呢。
最可喜的是,因着在印刷厂工作了许久,村民们似乎也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除了每日督促孩子们认真读书,连大人们也透露出了读书的欲望。
每日下工后,好些人都悄悄地让自家孩儿教他们读书习字。
不过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不是长久之计。
一来,他们也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二来,孩子们毕竟学识有限,教起来不得要领。
江莲玉走前,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再次回村,所以特地与江村长商量了一下村里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立了村委会,选出了几个能担当大任之人。
将一些权力分配给了
江村长觉得,此举可行。
因为莲玉丫头在的时候,就类似是那样指挥的。
村民们把想要读书的愿望告知了村长,经过的村委会的一致同意,打算为村民们聘请一位夫子来教授他们读书认字。
只需要夜晚下工后教一个时辰就好。
谁想要上课,报名即可。
当然,他们也不打算去参加什么考试,只是为了单纯的想要学习些知识而已,就不需要请多么学问高深之人,童生就够了。
这时,江槐南就站了出来,毛遂自荐。
经过了许多事情后,他也成长了。
不再因为没脸见三叔家里的人而躲着走了,也不会因为心中有愧,将自己封闭在壳子里不愿意出来。
过去,他也知道自己是个懦夫,他没脸见三叔三婶,更没脸见江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