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如果听课没意思,就不用听了(2 / 2)

极限潜能 o0孤狼0o 3163 字 2023-04-25

宋书双看着张着嘴巴发呆的学生们,微微一笑,又说了另一句话:“不过我还有两点建议,第一,尊重知识和尊重老师,就是尊重你自己,也是尊重你过去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尊重你在大学里度过的这四年光阴,尊重你以后几十年作为法律人的未来生活。第二,你可以不喜欢听课,但你一定要多看书,还要勤听讲座!”

听了这两句话,学生们这才明白,宋书双是在玩先抑后扬和欲擒故纵的游戏,于是都心中释然了——原来双女王还是希望同学们努力读书并保持良好纪律的,她说的可以旷课只是一颗烟雾弹罢了。

学生们这么理解宋书双的话并不奇怪,毕竟在学生们的惯性思维中,没有哪个老师会容忍旷课的。也因为如此,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几乎没有学生旷课,除了范飞和顾天翔。

范飞和顾天翔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把这学期的课本都自学完毕了,对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也算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之后,两人便开始旷课。

因为有了双女王在第一节课上说过的那番话,他们俩人旷课的程度只能用肆无忌惮来形容。整整半个月,同学们都没在教室里见到过他们的学习委员……

在教室里老老实实上课的同学们自然很鄙视范飞和顾天翔,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对于宋书双的那两点建议,倒是范、顾二人执行得最好,也理解得最深刻。

范飞虽然旷课,但并不是去玩,而是拉着顾天翔一起去北大图书馆看书,另外去听形形色色的各种讲座,倒也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也就是通过这半个月的旷课,范飞才真正体会到了双女王那番话的深意——上课是按部就班的学习,而自由看书和听讲座,却可以真正地开启智慧,从“要我学”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型学习。

范飞现在正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营养,并很快地适应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

范飞一向很尊重知识,包括看上去很枯燥无味的法学知识。因为他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就如同他学到的催眠知识,便轻易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至于这些看似枯燥的法学知识,也都是前辈们毕生的心血结晶,甚至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从西方引进和捍卫的人类文明精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学知识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础,在华夏国的几千年历史中,一向只强调人治,而不怎么注重法治,所以总是动荡不已,这一点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近年来还提出了“要法治不要人治”和“依法治国”的口号,当然,这些口号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口号,一直没得到完全的贯彻和实现,依然路漫漫而修远兮。

然而,北大人的努力曾被多次历史事件打断,差点毁于一旦,只是在北大人的努力和坚持下,才保全了一部分成果。

由于教职员抱成一团,最后基本没有被强行分散,图书资料也基本没有流失,为以后恢复教学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力量,算是留存了一份火种。

在范飞阅读了法学院的历史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北大.法学院是伟大的,在动乱年代为依法治国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火种。

而这些历史,在法学院的课堂上基本是不会说的,范飞也是在北大图书馆查阅到的相关史料。

范飞终于为自己选择了北大.法学院而感到了一些骄傲和庆幸。

他还作出了一个决定,有些课是一定要去听一下的。

因为他在那段史料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于是决定明天就去听那位老人的课。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