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詹希原(二)(1 / 2)

终明一朝 诸葛皇梁 2274 字 2023-04-25

詹希原,字孟举,无论是在当朝还是后世,都算得上是相当有名,并不是因为他现在的铸印局副使或者后来从七品中书舍人的身份,而是因为他另一个身份——书法家。

詹希原,善于写“大字”,是台阁体,也就是馆阁体的鼻祖。他的楷书圆润大气,兼具了欧、虞、颜、柳等唐代书法大家的特点,在明初的时候被视为是“国朝第一手”,基本上当时京城的所有宫殿、城门、碑文等牌匾,都是由他撰写的,甚至后宫的皇亲与嫔妃都要随他学习书法。

而由詹希原创立的台阁体书法,因为端庄美观,所以受到大量文人学子的争相模仿,一时间颇有洛阳纸贵的意思。正是因为他的字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所以直接基本上成为了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字体,以及后来官场文书的标准字体,影响了明清两代。

丰坊是明代中期非常狂傲的文人书家,他对于詹希原的字的评价是:““大字兼颜、蔡之妙,独步当代。……亦颜公为优,太白次之,君谟又次之,本朝仅孟举可配古人,自后未见其比也。”宋濂、杨世奇等也在文章中对其赞誉有加。

而在众多随他学字的人中,最出名的一个,后来的首辅解缙绝对算得上是榜上有名,解缙一直将詹希原视为其老师,并大量在文章中赞扬于他。

虽然他不入流的铸印局副使的身份,与他的当朝大书法家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反差,但事实上他还有一个常人很少知道,但是更为反差的爱好:“研究漏刻。”

正史中对于詹希原书法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却基本上都会记载这样一点:“詹希原用沙子代替水,改善了漏刻的使用。”

既然伍儒与马沙亦黑向唐文郎推荐的人是詹希原,那唐文郎还是打算找他去试试的。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太阳历的问题,唐文郎干脆直接将反射象限仪画了出来,这玩意建一个大号的在山上,观测的数据还是会相当准确的。

另外,为了让伍儒等人能重视起来,他干脆扯上皇上的大旗,说皇上许他帮助航海侯等准备出海事宜的,这太阳历关乎到出海之事,马虎不得。

既然都已经把圣上拉进来了,唐文郎干脆加了点需求,便是将重要的几个星的天文历也都算出来,将那些占卜预测的事情都不要,就要最简单的时间数字便好,然后将天文历的表格画了出来。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只是从来没有人这么整理过而已。

唐文郎要这么多星的天文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到了后世,实际上很少依靠北极星进行导航了,因为北极星实际上与北极存在一定的偏角,并不准确。而如果真的要向东洲远航,那么走勘察加半岛等高纬度地区,这种偏差便会更大。所以晚上的时候,还是要通过多星的截距法来推算航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