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则是后勤保障人员。这种人员在原本的部队中,都是由余丁等担任的。明代军户服役,往往并不在家乡,所以基本上军户都是拖儿带女地待到所在卫所,一待便是一辈子。而在军中,每个军户除了出正军一人,还要有余丁一人帮助正军处理后勤方面的问题。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征讨云南,征军人数不过22万人,但是余丁人数竟然达到了可怕的27万人。
但是唐文郎所说的后勤保障人员,并不是指这些余丁,而是能有效调配、管理这部分余丁的正军部分。火器时代,后勤部门不再仅仅是运输粮食、盔甲、兵器等,更多地需要承担起装备保养、弹药运输、医疗保障等更专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散兵游勇般的余丁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在军中找到一些有额外技能的人来担任。但是好在现在是洪武初年,朱元璋的队伍中,本来就是一锅大杂烩,想找到这些拥有额外技能的人,并不难,想找到聪明人,也不难。
唐文郎格外看重医疗保障方面的队伍建设。在明代的战争中,因为战斗减员的人数很多时候连整体减员人数的一半都不到。在很多的战斗中,因为疾病、轻微伤、气候甚至食物、饮水等的减员要比战斗来的更为可怕,所以建立专业的医疗保障,以及严格的部队后勤卫生制度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唐文郎来到龙虎卫第一天便强调的熟水问题,如今已经成了亲卫们抓的最多的,也是最给百户扣分的点了。
另外原本的宪兵、政治部的作用,多由胡斌的亲卫担任,但对于整个龙虎卫来说还是有些不够,所以,扩充镇抚司,建立专业化的宪兵队伍、政治宣传队伍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改变首先是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筛选,但是这种五千人级别的筛选,肯定不是唐文郎能管的过来的,唐文郎索性将自己的要求告诉了经历司与镇抚司,让经历司与镇抚司进行筛选安排,而自己则需要趁着这段时间,回京将半月以来落下的事务,统统走上一遍。
于是,在太子离开浦口后的第二天,唐文郎便带着三叔、灵儿、竹香、凡儿以及一众高丽姬,回到了京城。龙武卫的卤肉,在唐文郎的劝说下,三叔也终于肯放下手来,将香料磨成细粉,放在布包中,由信得住的小厮看管制作。
一路上,所有人似乎都有心事似得,相互之间都没有说什么。唐文郎心中盘算着回京要做的一堆事情,而灵儿则只是静静地站在船边,看着江面。三叔倒有些兴奋,但是有三叔母的丫鬟在一旁,三叔也仅仅是坐在那里,偶尔哼些不知道曲调的小曲。
船停在了聚宝门外,而唐文郎朝夕相处这么多天,猛然间要分开,灵儿还是觉得十分的不适应,扭捏地站在唐文郎身边,也不向前走,也不说什么,就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地面。
唐文郎似乎知道她在想的是什么,于是在她的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灵儿立马瞪着大眼睛看向唐文郎:“你说的是真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