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帝经数月,连克鞑靼,瓦剌,女真,灭其族,尽收其地,置布政使司,撤朝鲜国,设布政使司。
建文五年二月二十四,帝凯旋。
朱允炆这一次御驾亲征,战果颇丰,可以说跟历史上的秦皇汉武相比,也毫不逊色。
所以他在群臣的半推半就中开了几天的庆功宴,狂欢了好几天,毕竟打了这么久的仗,也该享受享受嘛。
庆功宴结束以后,朱允炆开始了他正式的皇帝之旅。
人们在看历史书的时候,总是喜欢站在上帝视角去审视这些历史人物,每当看到他们在历史上做了什么错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如果站在他们那个位置,一定能做的比他们更好。
朱允炆也是这样认为的,当皇帝有什么困难的?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来了,自己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创造一个建文之治,建文盛世那不是手拿把攥吗?
可是过了几天后,他才意识到当皇帝也很累,他甚至还把自己一天的安排记录了下来。
每天寅时左右(三点-五点)就要起床更衣,洗漱。
卯时左右(五点-七点)上早朝,听一听各部门的工作汇报。
辰时左右(七点-九点)一边吃早饭,一边看奏折,为一会儿的跟大臣商议的事情做准备。
巳时左右(九点-十一点)召集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过来开小会。
午时左右(十一点到十三点)休息时间。
未时左右(十三点-十五点)跟大学士们讨论大臣们汇报的事情,提出解决建议,然后顺带吃口午饭。
申时左右(十五点-十七点)批阅奏折。
酉时左右(十七点-十九点)去后宫看看自己的几个儿子,顺便在御花园里转一转。
戌时左右(十九点-二十一点)回到御书房继续处理政务。
亥时左右(二十一点-二十三点)整了点攒劲的节目。
现代人都说生活规律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这规律的生活让朱允炆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快要被掏空了。
这也让朱允炆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明朝的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短命。
照这个工作强度,除了生产队的牛,那只有朱元璋这位猛人能坚持下来,后面的皇帝包括朱棣都很难像他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怪不得嘉靖和万历能当那么久皇帝,因为他们俩不怎么上早朝。
“再这么干下去,恐怕我就要下去跟老朱家的先辈汇报工作了,我必须找个办法让自己不这么累,也能让大明顺利运转下去。”朱允炆瘫坐在御书房的椅子上自言自语道。
可是皇帝偷懒,必然会导致大权旁落,明朝后来那些闻名的大太监就是皇帝偷懒的产物。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才把流传千年的丞相制度给废除了,让所有大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上。
他这才驾崩几年,朱允炆要是就把皇权给分出去了,那肯定得被骂死。
朱允炆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了内阁这个制度。
虽然内阁制度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弊端,但就这个时代而言,还是有其先进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