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因为皇甫老将军(2 / 2)

至于韩遂曾杀羌人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这种事,在大业面前可以忽略不计。

韩遂为何轻易加入呢?

一是因为他有前科,自疑难安。

二是因为他有野心,想当一方军阀,不受朝廷控制。

张祯也不想跟他们讲道理,只想让他们臣服。

诸胡反叛的内情,吕布不一定能说清楚,但他来自九原,深知胡人习性。

汉廷如虎,诸胡如豺狼。

虎啸山林,豺狼俯首。

虎势稍弱,豺狼一拥而上,撕扯虎肉。

因而有些不解,“羌氐两族何以认定,此时朝廷孱弱呢?”

这明明是近几年来最为强盛的时候。

皇甫嵩纵然逝去,也影响不了大局。

张祯略一沉吟,道,“因为皇甫老将军。”

自从皇甫嵩调任征西将军,他就成了羌氐两族、凉州军阀头顶的一片天。

他镇住了凉州,也遮住了他们的眼。

或许,在羌氐两族、凉州军阀们心里,皇甫嵩就是朝廷最强力量,吕布都得往后排。

他没了,他们也就解脱了。

换句话说,凉州与中原信息不对等。

中原军阀士民都知道,如今的朝廷不同以往,越来越强。

但凉州信息闭塞,军阀、胡人不知道或不相信,还以老眼光看待朝廷。

听完张祯的解释,吕布目露寒光,微微一笑,“既如此,就让他们知道知道罢!”

张祯赞同,“正是!”

他们还能坐在这里慢慢聊,是因为凉州状况并不算危急。

皇甫嵩去得很突然,并非久病沉疴,而是头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早晨亲随去伺候,发现老爷子已经凉了。

都不知道是哪个时辰没的,也没留下任何遗言。

观其面相,没受什么苦,也没有挣扎的痕迹,是睡梦中安然离去。

按老话来说,这是种福气。

他向来治军有方,自己虽然去得急,大军却未乱。

将领谋士们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扛住了羌氐的第一波攻击。

随后马超之父马腾率军加入,力抗羌氐与韩遂的联军。

急报传到长安,高顺又迅速调精兵一万,以皇甫泰为将,命其援助凉州。

皇甫泰,就是皇甫嵩的堂侄孙皇甫六郎,也是皇甫家族这一代中最有出息的人。

此前,吕布命他镇守函谷关。

由他去尽皇甫嵩未尽的职责,最合适不过。

两日前才传来军报,皇甫泰于金城郊外百里大败羌军,并斩杀一名羌族首领李义明。

金城也守得固若金汤,并无失陷的可能。

但这并不等于朝廷可以拖延时间,事实上,已经确定了十日后发兵六万,彻底解决凉州痼疾。

这六万雄兵中,有三万是北征带回的乌桓铁骑,正等着建功立业。

各职司也飞快运行,调集兵马、筹措粮食、装备配置等等。

高顺、陈宫、贾诩、许攸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唯二空闲的,就是张祯和吕布。

没办法,谁叫他们官最大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