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我怕什么?我妹妹是张神悦(1 / 2)

吕布、曹操一行,从雁门郡至太原郡,又由太原郡至平阳郡、潼关、长安。

公孙瓒本来应回驻地,但他许久未进京,想瞻仰京城风物、贺正旦大朝,顺便跟张祯商议明年征高句丽之事。

便派副将袁谭、麹义率军回辽东,自己带着儿子公孙续一同进京。

按正常操作,应该让公孙续也回辽东,监督袁谭、麹义,免得他们生出什么幺蛾子。

但自家儿子是什么人,公孙瓒还是知道的。

把他单独放到袁谭、麹义面前,就是把小白兔丢进狼窝,哪能放心?只能随身带着。

正好也让他去京城长长见识。

辽东还有公孙家众多部将,也不怕袁谭、麹义怎样。

公孙瓒也问过袁谭,要不要去长安见父亲袁绍一面,袁谭踌躇半晌,说要等明年大胜高句丽,领了功劳再去。

他的心情,公孙瓒很明白。

不就是想让袁绍后悔当初的不公么?

哈哈,他十分支持。

就该让袁绍后悔,悔断肠子最好!

他都去了,张辽便也说想念长安,要回去看看。

冀州有赵云、荀彧,他很放心。

吕布也同意他们入京。

一路上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井然有序。

沿途所经村落先还怕被抓壮丁,或者被抢粮抢钱抢女人,都紧闭门户,只敢从门缝里偷偷打量。

后来发现大军秋毫无犯,胆子渐渐大了,敢出门围观。

口耳相传之下,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

冬日也没什么消遣,大家穿好厚重的衣服,裹着头巾,双手藏在袖子里,站在道路两旁送行。

跟看大戏似的,还敢评论哪位小将最英武。

不过,被议论得最多、最引人注意的,既不是威武无敌大将军,也不是白袍银铠锦马超,而是鲜卑俘虏。

这些胡人是怎么长的?太好看了!

无论男女,全都身材高挑,白皙俊美。

冬日的寒风中,他们像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开在山里林间。

大姑娘小伙子看得入了迷。

有些人甚至跟着大军走,就为了多看几眼鲜卑美人。

某日在山谷里驻营,当地几家大族杀牛宰羊犒劳大军,陈宫出面接洽,郑重感谢。

家主们连说不用谢,并提出个小小的请求,想买些鲜卑人回家。

陈宫严词拒绝,义正辞严地说了他们一顿,主要意思是鲜卑既已归附,便是大汉子民,岂能随意买卖?

几位家主被训得灰头土脸。

此事传出去,鲜卑人对陈宫感激不尽,对吕布也有所改观。

因为他们心里知道,如果吕布有意践踏,陈宫说了也不算。

正因吕布没把他们当奴隶,陈宫才会说他们也是大汉子民。

暗地里看吕布的目光,也就没那么仇视了。

一支军队是什么风格,跟主帅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随大军回师,本以为路上会被糟蹋,也决定先忍耐,以后再报仇,谁知预料的事情并未发生。

某些将领确实垂涎他们,但除了多看几眼、口头上讨点便宜,没有别的举动。

这比他们想象中好太多。

有些鲜卑贵族甚至想着,天朝军就是天朝军,气度非凡,军容整肃,远胜胡人。

这却是他们高看朝廷诸将了。

诸将并没那么高风亮节,严于律己。

大家都在等吕布。

如果吕布收了最美的那个慕容雁南,别的鲜卑美人,很快就会被将领们瓜分。

但吕布不动,大家就也不敢动。

怕在他那里落下个好色如命的印象,影响升迁。

鲜卑美人虽勾魂,前程更重要。

甘宁一天到晚抓心挠肝的,百思不得其解,某天扎营后跑去找马超,“我曾听闻,大将军好色。”

马超:“是啊。”

甘宁痛心疾首,“既然好色,美色当前为何不取?”

这不耽误事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