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戴上红中带黑的素冠,这是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总之,三加冠代表着责任和期望越来越重。
加冠可不是只有简单的动作,对赞者要求也很高,三次加冠要念诵不同的祝词。好在台上老者仿佛久经场合,做起了显得很是游刃有余,甚至能很好把握乐班演奏的《高山》节奏,不紧不慢念诵,甚是声情并茂,言辞恳切。
比如,始加之后,他念诵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加冠结束,是命字礼,这次由大表兄的座师上台,就见他拿出一块刻有文字的玉牌,递给躬身候接的大表兄,道:“汝弱加冠,循名求实。勉汝夙成,昭告汝字。字汝含章,金贞玉粹。德辉不炀,勤思汝事。”
座师给他取的字是含章,而且简要解释了字的意思,字里行间叮嘱他要懂得秉德勤事之理,可见眷眷之心。
最后是一通拜谢,先是拜谢祖宗、圣贤,接着是父母,再者是师长,然后是亲戚宾朋,这一通跪下来,上官诺都能感觉到台上的大表兄已经晕头转向。
在普通人家,到的这一步已经算是仪式圆满结束,剩下的就可以送宾客出门了。
可李氏是大宗族,自不能轻慢了贵客,在家主招呼下,管家引领者大家另席安排,好酒好肉的开始招呼。
因不知舅父找自己何事,上官诺也不敢轻易离场,只好耐着性子跟着小厮到偏厅位置吃席面,席面自不用说是极好的,至少很对没心没肺的小彪子胃口。
同桌的其他人却没巴拉几口,早就端着酒杯到处找熟人敬酒去了。
瞧眼下情势,估计不到酒席尾声,他那舅父是不会找自己的,于是只好将精力转到吃饭身上。
同桌人瞧着他面生,加之太过年轻,都不太重视,简单客套一二便不再理会,上官诺也落得清净,边吃边琢么着舅舅找自己的缘由。
曹州城郊外,上官府庄子
庄子大门处多是进进出出的车马显得甚是繁忙,在门口玩耍的吴家镇稚童们好奇地围观,而未去城里演出的青壮则主动跑过来帮忙。
听到动静的吴怀仁老爷子也走出来,抬眼恰好瞧见正叮嘱账房点数的上官彧,于是凑过去关心地问道:“彧管家,这么大阵仗,可是府里有什么大事?”。
听到有人在旁边说话,上官彧暂时放下手中的账册,转头看去,“原来是吴老来啦,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安和堂订购了批草药今日到货,偃管事让先送到这边,我带着账房过来点点数,要是没什么差错,就把剩余的银钱给人家结了,您老今天没去盯着徒子徒孙们演出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