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们身边倒也清静,交好的青园学子们各有去处。
中了的,都回去庆贺了;没中的,有些不敢置信,挤到前面去核对榜单了。
对自身的才学,杨文博还是有些底气的,加上临场发挥的好,如果说名落孙山,他是不信的。
可若说,稳保能闯进前五名,又没那样的自信。
所以说,他对自身的名次,也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定位。
他并不孤单,还有几个名传天下的大才子,一样没听到自己的名字,正忍受着煎熬,焦灼。
在尘埃落定之前,没谁敢保证,自己定能名列一榜。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眼瞅着还有一个时辰,太阳就要落山了,放榜流程,终于走到了最高潮的时刻。
麻木的写榜吏、唱名吏也是稍作休息,抖擞精神。
盏茶功夫,贡院门内,终于又出现了省事吏的身影,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他身上,期待着第一个荣登一榜的名字。
刷、刷、刷,接过省事吏的蓝色纸条,写榜吏又开始卖力的书写起来。
只见,一榜最下的位置,开始出现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明显要比其它榜单的名字大一号。
果然,就连大梁国宣称最公平的科举考试,也是处处不平等,再一次淋漓尽致诠释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第五名:柳括,京城人氏,国子监监生”
“哗…”,人群哗然,显然对这个名字,都很熟悉。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大梁朝最高的学府、国立大学,里面的学生,被称为监生,能进里面读书的,要么文采斐然,要么背景深厚,要么家财万贯。
是京城百姓的心目中的明星人物,而其中出彩者,更是超级巨星般的存在。
显然,柳括就是这样的一位超级巨星。
当然,天皇巨星还是算不上的。
毕竟,有皇帝陛下及列位大人存在,天皇巨星的头衔,很难戴到普通白身的头上。
那些王公大臣才是真正的一线大咖,有实力有演技有成绩,稳稳地占据着,大梁国京城的顶流,牵动着无数百姓的目光。
“第四名:陈振,云曹州曹州府人氏,青园书院考生”
一榜榜单还有个小小的不同,就是增加了考生出身的书院。
听到这个名字,杨文博浑身一震,盖因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正是几年的同窗,才学与他相差仿佛。
人们总是善于在比较中,定位自己,尤其是与同等段位的人作比较。
不知不觉,一种名为野望的东西开始在杨文博的心中翻腾。
“第三名:张耀武,大禹州张家宅人氏,张氏私塾考生”
这个名字很陌生,令大家更为好奇关注,开始私下寻找,想要第一时间领略张才子的风采。
大禹州乃是边界小州,那种荒僻地方走出的才子,当也是传奇吧?
只是,现实很残酷,出现在眼前的张耀武,可算不得什么青年才俊,而是个年近六旬的老头子,穿着打扮也明显不同,带着异域风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