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看到况绫纱站在他身边,享受万众瞩目地荣耀,容颜绝美、温柔如水。
于是掏出书本,刻苦攻读起来。他要再冲刺一下,去搏一搏那无上荣耀。
四月四日,三百名考生齐聚文极殿。
保和殿空间宽大广阔,即使一人一桌,也丝毫不见拥挤。
要知道,这里可是皇帝陛下用来祭祀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装上千八百人也只是等闲。
杨文博站在桌前低眉顺眼,聆听礼部官员训话,其他考生概莫如是。
于是,整个大殿除了礼部官员的训话声,便再没其他杂音,礼部官员讲的是一些皇帝陛下时,需要遵守的规矩和注意的事项,譬如:如何三拜九叩,什么不能抬头直视龙颜等等。
杨文博的位置在最前面的第一排,中间唯二的两个好位置之一,是皇帝陛下龙威关注之地,出不得半点纰漏,所以他听得非常用心。
另一个好位置,正是会试第一名,会元卢文,出于好奇,杨文博还偷偷瞟了两眼。
就这两眼让杨文博判断出,卢文年龄约莫30多岁,非常儒雅、稳重,气质非凡,自己有所不及。
殿试万众瞩目,甚至连京城的赌坊,都开出赌局,三教九流皆享受着科举的盛典。
曹州城,青园书院,墨客居,上官诺、宁岩拿出邸报,上面正是会试的成绩名单。
原来,放榜第二天,朝廷专程派遣“云舟”,将结果带到了各州府,墨客居这份儿,是上官诺从报童手上买到的。这样的报纸,大街上到处都是。
第二名的成绩,让他们跟着兴奋了好几天,若不是地域阻隔,他们定要拉着结拜大哥,好好庆贺庆贺。
晓得今天是殿试的正日子,他们又拿出观摩了无数遍的邸报,想以这种方式给他鼓劲儿,祝愿他保持一往无前的势头,考个前三甲出来!
杨华州,江中城,况绫纱淡衣素服,面朝菩萨,虔诚叩首:“愿菩萨保佑文博,愿菩萨护他,殿试顺利,金榜登科”。
况绫纱跪在蒲团上,脸色带着不健康的苍白,连续三天在这里,粗茶淡饭的,令她的身体都有些受不住,可她依旧咬牙坚持。
蒲团前,同样放着一份会试成绩的邸报,邸报边角都有些磨破,也不晓得被翻阅了多少遍。
这个祠堂不大,是家族祠堂,属于况氏宗族,祠堂中央的小木桌上,放着还未抄完的金刚经。
况绫纱叩首完,喝了些稀粥,挪回小木桌前,信念坚定:“今天务必要将金刚经抄完,否则诚意会显得不圆满”。
或许是冥冥中某些存在,听到亲朋的祈祷,真的给予了加持,令杨文博的殿试异常顺利,十道题目答得行云流水,最后一道更是文思泉涌。
他放下毛笔时,有一个念头,禁不住升起:“这把稳了!”。
揉揉有些发酸的手腕儿,他环目四顾,见大部分人仍在奋笔疾书,心情大好。
收回目光时,恰好遇到卢文抬头,目光碰撞,仿佛擦出了火花。
卢文微笑,朝他点点头,带着无与伦比的自信。
杨文博微愣,随即反应过来,挺直腰背,唇角上扬,淡然点头,狠狠装了一把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