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换物倒是十分普遍。
外头传的北漠如何贫瘠困苦,那也是解放前的事情。
苏音一听,面露喜色,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啊。
刘大海媳妇是本地人,裹着纱巾,面容端正,小麦色的肌肤,笑容腼腆。
手中端着面饼和米饭,一碗发菜,还有一碗蔬菜汤。
徐德眼眸一亮,这几天他啃着馒头,缩着肚子来的。以他的饭量,能吃好几碗,这一见立马把碰着面饼啃起来。
相比之下,霍司年他们倒是吃相文雅些。
苏音拿着面饼,有点硬,没什么滋味,而蔬菜汤带着一丝苦微,发菜烧的发黄,勉强入口。
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那可是家中最好的东西,是来招待贵客的。
放牧的牛羊宰杀,除了上交公家,剩下的也到月底或者年底才会每家按例分发。
这时候才月初,没什么油水。
团里食堂也是如此。
如今苏音他们刚来,没有参与劳作,自然也没他们的份例。
刘大海作为站长,不能犯组织上的错误,所以只能带回家。
因为徐德的关系,刘大海把他们各自安排了屋子。
苏音所住的房子十分破旧,但除了房间,还有一间小厨房,用茅草搭建的,没有灶台。
苏音让霍司年用石头垒了一个简单的灶台,锅碗瓢盆,她带了一些,倒是可以用。
大成住在他们隔壁,赶紧来帮忙收拾。
霍司年去河里打了水来,对屋子上下进行了打扫一番。
虽比不上临川的生活条件,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特殊照顾。
霍司年特意问了刘大海这里的卫生员,有一个卫生站,只是条件一般,当地妇女生孩子都是上了年纪的妇人负责生产。因卫生条件差,妇女生孩子犹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霍司年听完,神色凝重。又亲自去了一趟卫生站,果真如刘大海所说的那般,因没有通电,这里用的是煤油灯,那张床上还有一层沙土。
苏音见霍司年从外头回来,面色一直不好,像是承受了不少压力,便好奇问道:“怎么了?”
霍司年目光灼灼地看向苏音,眼神坚定,“音音,我问了刘站长,去临川最近的一辆火车要在后天,你后天就回去。这里条件太差,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会后悔一辈子。”
苏音心中一暖,笑着道:“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而且我到都到了,条件可比想象中的好多了。再说了,按照上面的要求,我要是回去了,除非你回去,除了特殊情况,我又不能时常过来看你。三年五载的,你就不怕孩子不认你,把别人当爸了?”
苏音是为了活跃气氛,所以故意这样一说。
霍司年勾了勾嘴角,脸上呈现一种初为人父的喜悦,不由得把手放在苏音并不显怀是肚子上,眼眸中充满了柔情,“这小子要是敢胡乱认亲,我就拿藤条打他屁股。”
苏音撇嘴,“你怎么就知道是男孩?万一是女孩呢?你不会是重男轻女吧?”
霍司年把苏音搂在怀中,温声道:“不会,只要是你生的,我都喜欢。只是男孩子的话,就有两个男子汉保护你。要是女孩子,一定像音音一样好看。”
“像你也不错。”苏音脑海中浮现一个缩小版的霍司年,扎两小辫,怎么觉得有些喜庆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