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头,今日米坊这么多人?去了这么久。”宁红花随意坐在矮凳上,伸着一条腿,用一只手等着粉末,吃得香甜。
“多!可多了!还有人现在才去换糯米的,我就坐那里闲聊了一会,村西的二大婶家今日做鳖汤,昨日抓鱼还捉了只老鳖回来。”周二头憨厚地笑着,一手拿着糍粑,一边手舞足蹈。
姜慈柔看着嘴里的糍粑拉出长长的白色的丝,粘稠的糍粑又香又甜。“你们家的糍粑真好吃。”
“那是我捶得好。”周毅辰毫不客气地揽功。
宁红花受不了这般的粘腻,阴阳怪气地说:“嘿嘿,我年纪大了,吃不了这般腻腻歪歪的,我赶紧走先。噢,二头媳妇,等下给阿柔装上两碟,趁时候还行,早去早回,等下还得好一通忙活。”
姜慈柔一听,恰巧望着她进厨房,也不知道阿婆是不是真的说糍粑还是什么。
“欸!行。阿辰,阿柔,快吃,我现在装着去。”张玲玲把嘴里的半只给塞完,急匆匆就进去拿碟子了。
她洒上一层米粉在碟子上,便把已经做好的糍粑团放进碟子,装了两碟子,白糯糯的,一看就好吃。
“这豆粉就不拿了,你家应该也有的。”
“欸,是,年年都做的。”姜慈柔忙伸手过去接,周毅辰则把剩下的一大屉给捧进了厨房。
外面的太阳烈了,不能这么地晒。
两人走出门口,身后还传来张玲玲吩咐周毅宏和周美芝洗干净院子里的家伙什的声音。
“还怪有氛围呢。”姜慈柔向后看了一眼,回头偷偷地说。
周毅辰耸耸肩,说:“你在才这般吧,往年我都不愿意来。”
那也就是大概是,他今年才来过下元节。难怪周家的氛围这么好。她默默地想。
“欸,三叔。”还没进门呢,距离姜家的大门还有几步路,就遇上了闷头直走的三叔姜溪。
姜溪听到有人叫,抬头一看,哟,阿柔。“阿柔,阿辰啊,来了?你们家这么快做好糍粑啊?我正打算出门去换点糯米呢。”
姜慈柔万万没想到姜家才是周二叔口中的“很晚动作”的那一批人。
他拍了拍周毅辰的手臂,一边说着:“阿辰又壮实了些。”一边盯着那两碟子的糍粑。
姜慈柔赶紧把糍粑放进他的手里。姜溪一手一碟,想吃一个都没有手,虽然在镇上吃了才回来的,可是姜家村的糍粑才是他最难忘的村味。
“三叔,怎么这么晚换米啊?”姜慈柔还是很想知道,但是又不想进门。三人就对着门口聊了起来。
“嘿,我也不知道,我们一家子这个点到了,家里还等着我去换米,呵呵,大概就这样吧。阿柔你回去吧。阿辰,三叔就不叫你们进去了哈,家里乱,怕你们走不了哈哈。”姜溪觉得自己作为长辈还是很不错的。
周毅辰也做足面子,问候了安康就带着姜慈柔返回了。
这边,姜溪心想:“有两碟子了,也够一人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