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进击的复仇者(2 / 2)

在古代虽然是权大于财,但是财这种,还是没有人会嫌多的。

有权有势后,才能更加方便于自己去敛财,去赚取资产。

要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

虽然这句话是出自宋朝,但无论是任何朝代、还是现代这句话都是相当适用的。哪怕是清廉的知府,三年时间也能有足足十万两白银。

古代县令的年俸也不是很多。

所以那十万两白银怎么得到的,想必懂得都懂。

这就是做官的作用。

不仅能赚钱,还能守财。

当你没有足以匹配你的财富的身份的时候,那的财富将会变成自己的催眠符。

就好比明朝首富沈万三,他就是因为没有足以匹配自己财富的身份,最后才被朱元璋抄家得以幸免。

所以每次科举的关注度都比武举要高很多。

军队中当官不比文职知府、县令一职,你的上司还有各种将军、元帅,一层一层往上走,哪里又会有多少机会给你去贪污军饷的呢?

而且在军中述职,还有上战场的时候。

在战场上说不准就没命了。

所以军队一般都只有一些官宦子弟会想去镀金,又或者是真正想要保家卫国、成名立万的热血青年。

在看到成功进入殿试的科举榜单后。

上榜者自然笑逐颜开、喜上眉梢,身旁也少不了阿谀奉承之辈。

能够进入殿试的人并不多,哪怕拿不到文状元,但是未来前途依旧是不可限量,最起码也能够做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从此就脱离了白身。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

僧多粥少,进京赶考的考生何其之多,但能够入殿试、见皇帝的少之又少。

落榜之人自然垂头丧气的离开。

与一旁开心的不能自已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经历过多次科举的老油条了,相同的场景他们见的多了。

而此刻,一处街市的科举入选榜单前,一长衫男子看着榜单上自己的名字,脸上的得意之色难以掩饰。

“哼!秦王?”

“早就与你说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当初你看我不起,甚至扬言取消我参加科举的名额,现在呢?我照样成功参加科举,并且脱颖而出,成功进入殿试。”

“有眼无珠的家伙,我迟早有一天会让你后悔的。”

长衫男子喃喃自语道,语气中尽是对秦王浓浓的仇恨之意。.

这人正是曾经纳贤会上的崔文。

崔文通过大皇子李昷的关系,成功进入科举考试中,并且入选殿试。

而他也将会是这次殿试中给薛平贵下套的关键一环。

崔文知道自己被李昷给利用了,不过他并没有任何不满,这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李昷帮他解除薛平贵的封锁,而他则成为李昷手上的一把利刃。

狠狠的报复薛平贵,展示自己的锋芒。

只是崔文不知道的事,马上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资本将会被薛平贵给摧毁的一文不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